揶揄爱情,配不上诗人

爱情配不上诗人,这是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起因如下:

其实我不喜欢这句话,明面上是为诗人鸣不平,但是一旦论及配得上配不上,明显诗人更多为世俗所不容,多少人骂她荡妇诗人,多少人明面上不说,暗地里恶意​揶揄她的残疾,当她结婚的时候,很多人不是祝福,而是坐等她被抛弃,如今坐实了这点,自鸣得意的未卜先知者太多了。但是我要说的是,他们大部分配不上讨论诗人的爱情,诗人义无反顾的爱情和勇气,他们三生三世也不具备。

男人对女性有生物上的劣根性,比如嘴上不说,多多少少看脸,印象里曾经有人分析过看脸看健康是为了传宗接代的生物需要,有生物学上的根据,就像论及女性普遍现实具有类似的需要(孕育生命的安全感需要)(女性也有对于男性性活力的外貌特质的需要,但是对于前一种来说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女性面对真正喜欢的人也许比男性更勇敢,或者也有进化方面的理据,或者只不过巨婴国这本书里对于一个单位一个公司一个区域往往只有一个男性的隐喻开始显性化。唐山事件其实也是这方面一个注脚,其实据说抗生素和纳米技术的广泛使用已经是生物界不断雌化,雄性荷尔蒙的勇敢被阉割。是否据此,雌性激素反而实现了超越平和状态的孤勇,最近几年包括唐山事件里女性的表现,也是另一种注脚?那么男权社会呢?其实不能说不存在,但首先是权力社会,其次才是男权社会,而被去势男人再去试图主导女性,命运可想而知。

巨婴化的男人承担阿凡达只看价值观不看种族甚至外貌的内涵式婚姻,不说绝不可能也是困难重重。婚姻就算成型,也往往变成对食和传宗接代,尤其是慌不择路贫不择妻之下,要么阴盛阳衰男势进一步被阉,要么男性全面控制女性,缺乏内涵最后演化为相互剥削的屡见不鲜。

那个男人也许曾经试图和诗人谈一场内涵式恋爱,或者进行内涵式婚姻。但是无疑他失败了。如果婚姻里有一点儿勉强,处理不好就会不断放大,一开始就是抱着巨大的牺牲精神(一方面倾慕于女方的才华和财富,一方面对于社会世俗低端评论又无法视而不见,更主要的是内涵能否超越原始审美的心态比较勉强),最后就是我(男士)下嫁了的悲鸣,所以诗人只能悲悯的说,他对我还不错,这是他平时理性的内涵的一面,但是他性格暴躁甚至家暴,还和外界异性眉来眼去,这是他内心失衡的一面,总之诗人貌似不打算深究,或者对于他的这种努力洞若观火,选择原谅。果真如此,男人的努力本身确实有他的意义,但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内涵和素养,如果不是蓄谋另有他图的话(如果有离婚协议会体现,不是靠猜),当然,家暴不仅仅是错误还是违法甚至犯罪的,考虑到特殊关系存在,一般都是自诉。诗人很良善。

所以,不是什么爱情配不上诗人,更不是诗人配不上爱情,揶揄爱情才配不上诗人,男人如此,其他人亦然。

想象法学的阿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揶揄爱情,配不上诗人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