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讲到诗歌鉴赏,在说及“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这个手法时,和学生聊起了小说的结尾。
诗歌常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往往在结束的时候,加上作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显得空灵而悠远,同时留给读者以第二创作的余地,使他们回味再三,如品香茗。这种写法,说到底,还是由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决定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凡事拒绝太满。认为“满则溢”,认为“盈则亏”。意思就是说一旦满了,就很容易走向事情的反面;一旦满了,也就要走向亏损了。就像登山,到了山顶,也就意味着紧接着就是下坡路了。
艺术大都如此,不能太满,作者如果将所有的意思表达完了,那么,读者欣赏起来也就显得非常无味了。诗歌如此,小说也是如此。
大家大都看过金庸的小说,金庸的小说大多是表现人性之善的,但有一部小说就比较特别,偏偏表现的是人性之恶,它就是《连城诀》。在这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狄云已看透了人世,看透了人性,他对这个世界升上深深的厌倦,生出彻底的绝望,所以,他采取了古代知识分子面临这种情况时经常采用的手段——隐居,虽然他并不能算是一个知识分子。“桃源望断无寻处”,既然在身边找不到这样的躲避开纷扰喧嚣的桃源,他就自然地想起了曾经生活过半年有余的大雪山中的深谷,在那里,远离开所有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肮脏龌龊的事情再来打搅一颗已经破碎的心灵。一方面,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同情的;另一方面,一个伟大的作家的特异之处就在这里,他不能将故事写得让人看不到一点生活下去的希望。所以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安排了一个光明的尾巴,在那儿,出乎所有人包括狄云的意料,那个美丽的水笙在等待着他:“他回到了藏边的雪谷。鹅毛般的大雪又开始飘下,来到了昔日的山洞前。突然之间,远远望见山洞前站着一个少女。那是水笙!她满脸欢笑,向他飞奔过来,叫道:‘我等了你这么久!我知道你终于会回来的。’”水笙在等待他,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经过这一切以后,她即使对狄云说不上爱,也觉得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依靠,在看过众人的表演和听过众人的故事后,她知道这个人才是诚挚的,老实的,没有机心的,没被尘世间的利欲污染的,他还保持着当年在湘西农村的淳厚朴实,这一点在别人身上已难以找到,水笙是很清楚的。故事到了这儿戛然而止,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大家尽可去想象。
我们需要注意到,作者是这样写的,“她满脸欢笑,向他飞奔过来”。作者并没有说他们跑到一起,然后拥抱在一块;也没有像童话一般说“从此以后,他们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在他们中间还有一段距离,有一段空白,这段距离与空白正是提供给读者的。这属于典型的小说的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它既给人以美感,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似乎留有遗憾,但却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运用这种手法的作家很多,倒不是他们是互相学习、互相模仿的,主要还是由他们的创作思想决定的。当在艺术上的修养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也就相通了,从而,这样的结尾也就不鲜见了。我们再看两个例子。
其中一个是张贤亮那篇有名的《灵与肉》,被拍成一个叫《牧马人》的电影闻名全国的。小说的主人公叫许灵均,他的父亲跑到了国外,他文革时被打成右派。等到改革开放以后,他的父亲从国外回来,想带他到离开这个国家,但他拒绝了。小说的结尾,许灵均告别父亲后回到村子里:“他终于看到了学校。他家门口正站着几个人向大路上这辆马车眺望。秀芝围的白布围裙,在柔和而苍茫的暮色中就像一点皎洁的星光。很快地,那里人越聚越多,最后,他们看出了是他,全都向大路上奔跑。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红衣裳的小女孩,她就像迸射出的一团火,飞也似的向他扑来。她越跑越近,越跑越近,越跑越近……”
还有一个是路遥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那部享誉全国的《平凡的世界》,它的结尾是孙少平拒绝了金秀的爱情后回到了矿山:“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这两部小说的结尾与《连城诀》的结尾出奇地相似,都是其他人物向主人公跑过来,但都留下了一段距离和空白。这样的结尾能留有余地,让人回味悠长,浮想联翩。如同撞钟,余音袅袅,良久不绝。
这一点看似简单,但能做到实为不易。即使一些大诗人,也未必篇篇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于是,有时候,它就成了诗歌高下的评审标准。我们来看一个历史故事:
唐中宗景龙三年,皇帝在昆明池主持诗歌比赛,当时与会的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大都在诗歌上有一定的造诣。谁是裁判呢?说来大家一定听说过,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大家写了诗,由太监传到皇帝所在的楼上去,上官婉儿一一品赏,写得差的就在众人羞愧和惊诧的目光中缓缓飘落。到了最后,只剩下宋之问和沈佺期两人的诗握在她手里。众人翘首以待,不知谁能得此桂冠。不一会儿,沈佺期的也被摔了下来。沈佺期很不服气,提出意见。上官婉儿评价说:“二诗文笔相当,但沈诗结句‘微臣雕朽质,差睹豫章才’辞气已竭,而宋诗《奉和晦日昆明池应制》结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陡然健举,若飞鸟奋翼直上,气势犹在。”这里所说的“辞气已竭”,就是意思已经写尽了,给不了人回味的余地了;而宋之问的诗“气势犹在”,就是意思还没有表达竭尽,还有余韵。这一说,沈佺期不由得不服气。因为这件事,宋之问技压群雄,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大才子。从这则故事里就可以看出,结尾是多么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一首诗的高下优劣。而连沈佺期这样的大诗人在参加这么重要的比赛时都不能做到,又可见它需要多么高的艺术修养。
大家在学习写作的时候,也可以有意地学习这种手法。不过,一定要多思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