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宁静点,好不好?

荀子和孟子同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思想却很是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让人恢复这种与生俱来的本性;而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改变这种本性。所以,荀子格外注重学习。

  针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荀子提出过许多有益的教导。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努力达到内心的“镇静”。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就不能透过表象认识清楚事物,以至于搞得自己迷迷糊糊,混乱不堪,迷失自己。关于此,他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心绪纷乱的人夜晚行路,可能会把一块石头看成一个蹲踞着的老虎,可能会把一棵长在地面上的树当作一个立着的人,甚至会把自己的影子当作鬼,以致害怕得拼命跑,跑到家里就气绝而死了。

  那么,什么是“静”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荀子认为的静,就是“不以梦剧乱知”。这里的“梦”,根据一些注家的理解,应该是没有根据的、杂乱的想象和联想,也就是心神不宁状态下产生的头脑中的幻象;这里的“剧”,简单地说,就是剧烈的感情起伏和波动。以这样的姿态是不能真正进入学习的,也是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的。

  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古往今来许多学者的赞同和验证。黑格尔在提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时,对这个学派的一种作法就极为称许。毕达哥拉斯格外强调学习过程中要保持“沉默”。这里的沉默,是一种经过自我暗示、修炼得到的学习方法。它的效用,就是努力的摒弃幻象和杂念,做到专心致志。如此,才能深入地涵咏、领会和感悟,也才能使知识内化为修养,才能使思想走向深入。自然,拥有了沉默,也就拥有了一种极为平静的心态,这种心态决定下的学习状态,不会受外物和环境的影响,使一个人聚精会神,忘却自我,而真正地与学习的内容和思考的对象合二而一。荀子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看到,心生乱象,一个人不可能专注;感情强烈,一个人不可能凝定。那样的学习,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因为纷乱状态下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反而使一个人更为纷乱,难以找到身心的和合融通,相反,会把一个人变得支离破碎。

  那么,如何达到“镇静”呢?荀子提出了“虚一而静”的办法。所谓的“虚”,就指虚心,也就是让心排除外虑,祛除陈见,像清风明月笼罩的大地一般,去积极地接纳。用荀子的说法,就是“不以所己臧(藏),害所将受”。荀子认识到,不论怎样的学习者,头脑里都藏着许多已知的东西,这些已知的东西其实往往是狭隘的,片面的,它们的存在,会导致一个人走向偏蔽,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先入为主”。依照荀子看来,一般人都是“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善”的。因为拥有了主观的成见,就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从而妨碍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这可以说是已经接受的教育和生活阅历影响了一个人内心的安静,使他躁乱不堪,外界的光亮难以投射进来,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学习效果。

  荀子所说的“一”,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目标专一。荀子认为,人生而有知,很早就认识到事物之间差别,同时兼知两件以上的事。所谓的“一”,已经“不以夫一害此一”,不使相异的东西互相纷扰,在同一时间内,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荀子把这看作是学问提升的关键,这就是他所说的“积学”。积学的工夫,就在于“并一而不二”,“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

  古人学习很不容易,他们基础条件差,占有的资料少,可供请教的机会不多,比起我们来是远远不如。站在今天媒体、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来看古人,他们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但劣势,恰恰也能成为他们的优势,就荀子的观点而论,他们受到的繁琐的知识影响小,受到各种观点的萦缠少,学习往往意味着向自己的内心掘进,容易集中,也就相对容易做到“虚一而静”。所以,从知识的广博上看似乎他们不如我们,但却挖得深,思得密,虑得周,考得详。这样,他们的思想比我们厚重多得,深广得多;反映到对至道的追求上,也是崇高得多,深奥得多,通达得多。正是这种单纯,成就了他们的伟大,而我们后世只能对他们采取仰望的态度。我们今天,注重琐屑的知识是一方面,追求广博又是一方面;整个环境躁动不安是一方面,内在的紊乱和迷狂又是另一方面。我们的头脑,被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占据了之后,就有了诸多的成见,而那些成见,分明是浅薄的,浮泛的,无助于我们素养的提高,更无助于我们精神世界的营造。如此以来,我们的心里始终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繁杂信号,难以做到“虚”;朝三暮四,游移不定,思虑繁乱,难以做到“一”。随之也便不镇静了,也便不能实现“积学”的良好实效了。

  但不论做什么样的学问,不要说是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精神的丰盈,哪怕只是掌握一种赖以谋生的本领,习得、精通一方面的知识,“虚”与“静”的工夫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时代,它需要一个人有强大的意志,能够时常反省自己,能够认识到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能够抵御外界的喧嚣,能够守得寂寞和孤独,将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事,“为己而学”,瞅准目标,内心专一,或可行走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路途上,而荀子所谓的“道”,也便“不远人”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荀子:宁静点,好不好?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