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鸿门宴》 ——生死之间的抉择

学习《鸿门宴》,给学生介绍到司马迁,谈到生死问题。

就对待生命的态度而言,李陵和司马迁是有很大的共同点的。

李陵是汉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他投降于匈奴是出于无奈的。李陵的上司是李广利,李广利是一个心胸比较狭窄的人,他知道李陵的能力,所以,故意不给李陵表现的机会。在天汉二年出征时,只是让李陵负责后勤工作。于是,李陵主动向汉武帝请命,请求率领部下五千人迎击匈奴。于是,汉武帝安排路博德率兵在半道上接引李陵。但路博德是伏波将军,官位高于李陵,让他附在李陵的后面当然不愿意。所以,给汉武帝上了一封奏章,大意是说现在不是战争的时候,等以后再战。结果汉武帝怀疑这个行为是李陵教唆的,于是,强令李陵出兵,李陵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只有匆忙率领五千步卒,出兵居延。

司马迁对李陵颇为崇敬,而且也因为李陵而受到腐刑,心理上也存在阴影,对于李陵出征战斗的情况记得较为简略,而班固的《汉书》对这件事却记载得很是详细。

据《汉书》记载,李陵到了浚稽山后,正好与匈奴单于的军队相遇。单于命令手下三万多骑兵包围了李陵。形势非常危恶,李陵与匈奴军队进行了数次交锋。第一次,匈奴军队欺负汉兵人少,直接攻击营垒。李陵率众力战,杀退敌兵,杀死一千多人。单于领教了汉兵的厉害,大惊,又招来八万多人进行第二次攻击。敌兵势大,李陵只有且战且退,躲到了一个山谷里。第二天进行了第三次正面交锋,“斩首三千级”。后来引兵到了东南方,依照旧有的龙城道路走了四五天,到了一个很大的芦苇滩中。敌人从上风放火,李陵他们救火自救。向南行军到了山下面,单于在山上,命令他的儿子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李陵。这一次,李陵又杀死了几千敌人。

李陵的情势更为危险,一天要打十多个回合,又杀死杀伤匈奴兵两千多人。这时候,他手下有一个叫管敢的人投降了匈奴,将李陵没有后援及其他虚实情况告诉了单于。单于大喜,更加猛烈地进攻李陵。李陵且战且走,一直到了鞮汗山,弓箭都用完了。士兵只剩三千人。到了山前,进入一道峡谷中,单于阻挡住汉兵的后路,士兵死亡极多,而且走投无路了。就在这时,李陵充分表现出他的名将风范。阻止住身边要追随他的人,他独自出营,说:“你们不要跟着我,我一个人去把单于杀了。”但这很显然难以实现。过了好长时间他回来后,叹息说:“打败了,只有死了。”这时候,手下给他讲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直接影响了李陵的半生。手下说,你威震匈奴,但是运气不好。以前浞野侯被敌人捕到,但他后来却逃回了汉朝,天子对他仍然非常好,况且是你呢?但李陵开始坚决地拒绝了这种做法,他说:“你们不要再说了,我不死,不是一个壮士。”于是,斩断旌旗,埋藏珍宝于地上,命令手下士兵各奔前程。等到夜半时,他和手下韩延年一起上马,率领十几个人逃跑。匈奴军队随后追来,韩延年战死。李陵沉痛地说:“我没有面目见皇帝!”于是,投降了。

李陵如果力战而死或者自刎身亡,他的名节不下于任何一个名将。但最终却投降了。后来汉武帝知道这个消息后,杀死了李陵的全家,而司马迁就是因为替李陵说话而遭受了腐刑。

关于李陵这次战斗失利的原因,一是李广利的援军迟迟不至,二是管敢的投降,这是无可争议的,值得争议的是李陵为什么会投降。若是归结为李陵贪生怕死,似乎不太可能,面对十多倍于己之敌苦战近十日而毫无惧色的战将,生死应该不是特别重大的问题。李陵在最后受降时,还让兵士们尽可能杀出重围向汉武报信,似乎应有其他考虑。

按李陵自己的说法,“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答苏武书》)。李陵认为自己一败军之将,战虽勇,失利之责却无可推诿,明明被人算计,也不能给自己辨个清白,不如让兵士们回去先报告这里所发生的一切,自己暂留有用之身,来日寻机再立奇功,譬如生擒或刺杀单于,到时既报家国,还朝还能表明自己的清白。

虽然《答苏武书》被认为是伪作,但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依据的。按说李陵全家被族诛后,与汉家应有刻骨仇恨,如果“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则带上匈奴兵马,杀回中原了,也不为过。然而李陵却没有这么做,他此后带着在匈奴所娶之妻女,住到偏远的地方,基本和匈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只有在单于要决大事时,才“入与决”。就是领兵与汉朝的军队作战,也不是特别卖力。

那么,他的心情如何呢?在《汉书·李广苏建传》中,他曾经对苏武说过一段话,这段话是劝告苏武投降的,但也流露出了他自己的真实感情。他说,他刚投降时,痛苦得无以复加,经常是“忽忽如狂”,觉得对不起汉朝。等苏武拒绝后,他极为痛彻地感叹说:“我的罪过都可以上通于天了。”

我们可以看到,李陵之所以投降,不是由于贪生怕死,而是想着留下性命将来有朝一日继续报答汉朝。司马迁在替李陵辩解时,也提出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李陵不是一个将性命看得比一切都重的人,死亡对于李陵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的心愿没有完成。

那么,活着呢?对于李陵就只能是一种莫大的屈辱,对于深受死亡事小、失节为大的思想熏陶的汉族精英,他的心灵是一天也得不到安宁的。但为了以后的理想,他还是忍受这种屈辱,默默地活了下来。我们完全可以说,对于像李陵这样的人,死亡是容易的,而活着却并不容易。

这就像唐朝安史之乱时的南霁云。他与张巡坚守睢阳城,最后弹尽粮绝,被叛军俘虏。当敌人劝他投降时,他脸上流露出犹豫的神色。一旁的张巡喝斥他说:“南八,死就死了,不要自取其辱。”南霁云听后笑着说:“我本来想着保留性命再干一些事情,既然你让死,我就死吧。”最后英勇就义。南霁云如果怕死,早就投降了。他之所以想着投降,并不是珍惜自己的性命,而是怀有理想抱负的,想着保留性命来继续为唐王朝服务。但被张巡这么一说,他就笑着走上了死地。

李陵和南霁云的共同之处都在这里,死亡,并不是什么难事;对于一些义烈之士,还有比死亡更为重要的,那就是怀揣抱负等待施展的那一天。生命是要有所坚守的,活着对于这样的人比死亡更为艰难,因为他得忍受世人的责骂和诅咒、误解和凌辱,这些,比杀死他更痛苦百倍。

而司马迁也是一样。他在李陵事件中,出头露面、仗义执言替李陵说话,结果惹怒了汉武帝,汉武帝决定杀死他。司马迁若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另一种刑罚——宫刑。我们看他的《报任安书》,他之所以选择后者,就是为了完成他一向的心愿——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在《报任安书》里,司马迁的心情是极为痛苦的,他没有一天不想着去死,死亡对于他将是一种永恒的解脱。但他却最终选择了忍受着屈辱活下来,活下来实现他的理想。就面对死亡的态度而言,李陵与司马迁可以说是相同的。

所以,不要轻易地说死,也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反对苟且偷生,反对行尸走肉,反对浑浑噩噩,但我们也反对将死看得那么简单。死亡,有时候真是非常容易的,但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远大的抱负,为了一份坚守,我们还是要珍惜生命。因为死亡并不是至高的,还有比死亡更为重要的理念。有时,活着比死亡更为艰难,也需要更大的勇气。唯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学习《鸿门宴》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