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师道尊严

孟子注重尊师,他引《尚书·泰誓》中“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将君师并列。而荀子犹有过之,将“天、地、君、亲、师”并称,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君师恶治?”将老师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荀子之所以如此看重老师,还是源于他的治国思想。他认为,教育决定了国家的兴盛与衰亡:“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国家建设需要人材,而人材的培养只能依托于教师,近师和好师,可以为人材的成长提供一条便利的捷径:“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荀子力所能及地抬高了教师的地位。

首先,他认为学生应该对老师言听计从。“师云亦云,则是智若师也”(《荀子·修身》)。学生要顺从老师,不能有任何与老师相悖逆的言行。唯其如此,才能从老师身上得到最为精深的传承。从修养的角度来说,老师的使命之一就在于“正礼”,而“礼”是用来“正身”的。这个“礼”的最初表现,就是通过师生关系实现的。倘若学生不能尊重老师,那么,就是违背了“礼”,就达不到“正身”的目的。从学问的角度来说,老师说什么,便跟着说什么,那么,这样的学生的智慧高度也便可以与老师相颉颃,从而达到提升学养的结果。

其次,荀子强调老师的绝对权威。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大略》〉。如果学生对老师没有足够的尊敬,说明这个人不懂得起码的礼仪,不具备起码的道德修养,这样的人,不要说国君不会任用,甚至连有点地位的人也懒得理他。教育学生言必称师,意味着要求他们一方面,不要时刻忘记老师的教诲,另一方面,要懂得感恩老师,敬重老师。

我们今天提及荀子对待老师的态度,需要注意的是,荀子所说的老师与我们今天普通意义上的老师有着很大的区别。与儒家的其他先贤一样,荀子强调的是“道德教育”,而且从自身思想出发,特别看重“礼教”。他所说的“老安公,行安修,知通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既可以作为培养目标来看,也可以作为老师的标准来看。而对于老师,他也从修养方面予以了框定:“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他反对杂乱地学习,主张老师不必博习。但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拥有尊严,必须年高诚信,必须有精微的论辩能力。我们从这些要求中完全可以看出,一位老师如果拥有这样的品性,更会增强其权威性,更会赢得学生的敬畏。

我们今天,主张建立新型的彼此尊重、相互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教育的进步。但应该是正处于教育改革的阵痛期,我们完美健康的师生关系却尚未建立起来。一方面,是许多的老师并不具备荀子所说的道德修养而努力地维护自身的尊严,这种不能建立在崇高修养基础上的尊严,便带来了师生之间的许多矛盾。老师,是要通过自己的学术修养和高尚品德来赢得学生的尊敬的,否则,靠强势来逼迫学生尊敬,那就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由于不良的竞争,由于应试教育,由于不科学的评价,由于学校和教师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责任,教师被渐渐地工具化,实用化,功利化。许多的部门对教师极尽监督监管之能事,缺少基本的信任;许多的家长轻视、辱骂、欺凌教师,将一些本是教书育人之外的责任强加于教师的头上;许多的学生缺乏对教师的起码尊重,讽刺、调侃、咒骂甚至殴打教师,将教师正常的管束看作是对他们人格的侵犯,将教师的善意的关心和帮助看作是对他们尊严的侮辱,教师的地位在二三十年内毫不容易得到提高的良好境况又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被新出现的问题逼迫而倒退。而教师地位的降低的后果,却远远没有被人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荀子所说的“尊严”问题,也不仅仅是教师个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问题,它直接关涉到一代人道德和人格的培养问题,并且这一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将来。

教师适度的尊严和权威还是需要的,因为教师担当着人类的文化传承,对教师的不尊敬,也便意味着对文化和传统的不尊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荀子的师道尊严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