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对张居正、邹元标、申时行等人的下场深有感触

读《万历十五年》,对张居正、邹元标、申时行等人的下场深有感触。中国历来宣扬“武死战,文死谏”,于是一批批的人要么马革裹尸“不破楼兰终不还”,要么面折廷诤“欲为圣明除弊事”。今番重读,看到不同的说法:这些文官熟读诗书,深知百世流芳之说。他们可以找到一个题目,宁可在御前犯不敬之罪,今日受刑,明日名扬史册。这样的做法,说明了忠臣烈士的名誉,确乎是一种高贵的商品。否则,何以有许多人愿意付出这样昂贵的代价,放弃经过千辛万苦挣来的进士出身,继之以血肉甚至生命去追求?这近似阴谋论的说法,不知几分真几分假,姑妄听之、也姑妄存之。

黄仁宇先生说“因之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这段话让我瞬间理解了《人民的名义》里的高育良,当他在面对沙瑞金到任后的种种无奈时,总是会提起《万历十五年》,我想他是深谙此道的,因此他始终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当时当地的作风导致了自己的各种无奈。

上班路上听歌,“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词再熟悉不过了,当年读高中时语文老师还是音乐委员教过,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伴着旋律听了两遍,听着听着,却犯起疑惑来:这“兰舟”是船的意思吗?于是立马百度,恍然大悟!词的上片描叙抒情环境,“红藕香残”暗写季节变化;“玉簟秋”谓竹席已有秋凉之意;“雁字回时”为秋雁南飞之时;“月满西楼”,西楼为女主人公住处,月照楼上,自然是夜深了。若以“兰舟”为木兰舟,为何女主人公深夜还要独自坐船出游呢?而且她“独上兰舟”时,为何还要“轻解罗裳”呢?这样解释显然与整个环境是矛盾的。之前在《李清照词选》里读过她的另一首词,抒情环境与这首很相似,其上阕云:“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凉生枕簟”与“玉簟秋”,“起解罗衣”与“轻解罗裳”,“夜何其”与“月满西楼”,两词意象都相似或相同。上片都是写女主人公秋夜在卧室里准备入睡的情形。此时她绝不可能忽然“独自坐船出游”的,“兰舟”只能理解为床榻,“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即是她解卸衣裳,独自一人上床榻准备睡眠了。“兰舟”是床,而“床前明月光”的“床”却是指井栏,仔细一想,着实有意思。

=================================

我之所以为我,全在于那些独一无二的经历。于是有必要把自己平日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一条一条,积少成多。取名“晓世闲言”,自是仿了“三言”体例,“晓”是我的名字,说的尽是些“闲”话,如此而已。我随便写,您将就看吧。

方晓明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万历十五年》,对张居正、邹元标、申时行等人的下场深有感触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