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重温了一遍《看见》

  • 近来重温了一遍《看见》,距离上次看这本书已是三年有余,犹记得当时热泪盈眶的样子,现如今却是心有余震而相对平静。作者柴静,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内里却蕴藏着大力量,不畏强权,敢于挑战那些甚嚣尘上的热点问题。她出生于山西,有着灰姑娘般的励志经历。对于《看见》,不管是内容还是笔触,都是一样的简单直白直指人心。从第一次的抽丝剥茧式阅读,到这次的辩证思考式阅读,收获是必然的,不同也是肯定的。就像本书序言中所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说到这里,我建议没看过的朋友们有空去看看这本书(其实我平时很反感推荐书),这不是一本老少咸宜的读本,她现实,她带来疼痛;她直接,她感受温热;她悲情,她带来感动。用眼睛去看见,用灵魂去感受,不求有所得,但求看得见。
  • 《看见》有一章提到李阳,他妻子Kim说:在每次机场登机的时候,李阳一定要等到机场广播叫他名字,直到最后一遍才登机,这样“飞机上的人会知道他的存在”。这就是通常说的刷存在感吧。常可以遇到那些肆无忌惮的打手机,这些人即使吊膀子,也不会小声说话。越是公众场合越来劲,越是人多越嗓门大,越中气十足。黑社会老大说话都没这气势,在火车的车厢,在餐馆的大堂,在电影院,全然不顾别人存在。为什么中国人上馆子,动不动就要一个包厢,因为大堂的噪音实在太大,你又不可能戴着耳塞子去用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种道貌岸然的名人名言,可以用来励志,有时候,又会有很坏的后果。
  • 看了一篇文章,问“大人和小孩谁更需要性教育”,文章里列举了许多调查数据,缜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大人更需要。想起初中生物课上,期待了很久终于要讲到生殖健康这一课,没料到老师竟然叫我们自习。事实上,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是“谈性色变”,当提起有关性话题时,都会笑之不谈或者随便胡塞几句一带而过。世界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可各类性侵案件却不见得比以前更少。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人性永远不会改变,就如同有句话说的那样:“人类能从历史上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上学到任何教训。”但愿各种不幸的事件能少一点,再少一点。
  • 关于断舍离的话题,可以说上很久。在一日日实践的过程中,也体会到由此带来的乐趣。以前,一年要花上几千块钱买书,大有把书当饭的劲头,以为一天也离不了。可如今,已很长时间没有买过书了,省了银子,也没了搬家时的“书累”,一举两得。我浑身上下也没有品牌,我觉得舒适就好,为什么需要用奢侈品来点缀自己呢?(好吧,我穷,买不起!)中国古人说过,人要“役物”而不是“役于物”,所以我不追求名牌,那个没有意义,而且很荒谬。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有所改善,但仍称不上富足。不过,小卢一点儿都不着急,她不急,我心里就好受多了。……虽然我还是很穷,但是,我穷得还剩下一个老婆,这个老婆用金钱是无法衡量的,这就够了。
  • 经常接到移动公司打来的电话,说送你三个月免费套餐,流量多少G,还包含多少话费,……言外之意是要我将现有套餐由138升到188。耐着性子听完,对方问“现在帮你开通可以吗?”我简单回了三个字:不可以。对方不死心,说三个月后不想用可以随时取消。我说我够用了。对方还不放弃。我说知足常乐,谢谢!知足常乐,说永远比做来得容易。有人拿到第一份工资时,非常开心: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过三五年你再看他,收入增加了好几倍,生活质量也不低,却常闷闷不乐。他早忘了经济独立的初心,在与他人的攀比中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多钱”。他永远觉得自己穷。忘记初心,能让一个人面目皆非。跟别人比,觉得不足时,想想自己最初得到时的快乐。这一点上,到目前为止,我还做得不错。当然,旁人大可以理解为“不思进取”。Whatever!
  • 文会大姐晨跑,发圈“清晨见到的课本里的春天”,配图广袤天空下斜拉拉一根电线,电线上孤零零立着一对燕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而联想到田园诗人王维,因了个“王”字,便又想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句。当然,这只能是书上的描述,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真能看到燕子的机会并不太多。燕子喜欢有堂屋的老宅,它更喜欢乡下的老房子。故巢尚未毁,会傍主人飞,如今到处新农村,老宅旧屋越来越少,不仅城里人,乡下人怕也是久违了。悲耶?喜耶?
  • 做完最后一次针灸,医生用手肘帮我压了压腿,他没有听到我的嗷嗷大叫,知道痛感没以前强烈了,说:好多了,先观察一个星期,清明后还感觉痛的话,再过来治疗。苍天呀,我是彻底厌倦了生病,一个多月来跑了十五趟医院,只是为了让别人在你屁股或者腰际插上十几二十根银针,想想都觉得憋屈。这年头仅仅不痛快没有任何用,人必须与时俱进,古人说寿多则辱,有能耐最好不要生病,不去医院看人眼色。……不生病才是真正的王道,健康的人可以笑傲公侯,气死医生。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阿门!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做朋友,有钱没钱是次要的,关键得直率真诚,包容豁达,博学多才;至于阿谀奉承、两面三刀、连哄带骗的,一概滚!我自认为宽容心还算够,但最难接受的是欺骗,一件事说得好好的,临期变卦,这会让我非常不爽。倘若还要寻一些“此地无银”的借口作搪塞,把我当傻子,那更是要看不起了,借用表叔的话来说就是:我已在心里把这个人给枪毙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近来重温了一遍《看见》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