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曾夸我有个好妻子,并应该由此感到幸运。近日读余光中《假如我有九条命》,里头说:“一个人有好太太,必定是天意,这样的神恩应该细加体会,切勿视为当然。我觉得自己做丈夫比做爸爸要称职一点,原因正是有个好太太。”读完感觉就是在说自己。不禁又想起蒙田关于婚姻的那句金语:“美好的婚姻是由视而不见的妻子和充耳不闻的丈夫组成的。”细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 我常跟朋友讲,我这个人不是“不知不觉”,更不是“先知先觉”,而是“后知后觉”,我对什么事情的认识,总比别人晚一步。购车买房做生意这些物质方面的进取自不待说,就连恋爱结婚生子工作等都要慢人半拍。会不会是自己当年发育太慢的缘故?一年年下来,仿佛过了一个假的人生,如梦似幻,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
- 像季羡林老先生一样,我也有一个好坏难明的习惯:我不但保留了所有的来信,而且连一张小小的贺卡等等微末不足道的东西,都精心保留起来。时常想起家中那个书柜,下方有个带门的小柜子,里头装着火车票,电话卡,纸折扇,以及各处游玩后带回来的机票、门票……我这个习惯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呢?我说不清楚,从来也没有去研究过。
- 思之不得,有梦来凑。梦的确是好梦,但梦醒之后,我反而感到了空虚。清晨五点,看着摊开的书卷,白剌剌一片恍惚,蓦地想起陆放翁《蝶恋花》诗:“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梦不由人,这真的是没奈何的事。感情无法倾吐,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里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会疯掉。于是还得借助于书,把眼光重新聚集到那一片令人恍惚的白剌剌里。
- 饭后打牌,接家人电话。梦婕告诉我说她学了首新诗,《采莲曲》,王昌龄,然后就背给我听: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寻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我夸了她,并说好巧,爸爸早上也刚刚读过这首诗,然后很快地找来书并翻到这一页,小卢一看,还真是。更巧的是,过了两天,又在另一本书中读到这首诗。生活中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 接受批评往往是比较难的事,于我更甚。很多事,表面上看去我好像不在乎,其实骨子里是很在意的。这大致不会错。但也有例外,比如在自己在乎的人面前,我可以表现得很温和。想来想去,惟一的原因大概是我生性孤僻,不爱讲话,不善于交际,不愿意会见生人,什么事都放在心里,藏在心底,心中盛不下,就求助于纸笔。因此,我渐渐地成了个执拗的人,有点吃软不吃硬的味道。而不幸的是,方逸尘似乎遗传了这一点。
- 近日读到老舍关于怎样读书的一段话,在这里借用一下并说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第二,读得很快,而记不住。有时一周一本,有时一晚上就两三本。第三,一书未完,不开始第二本。读完一本书,习惯作些笔记。第四,买的书大部分是已经读过的,正因为读过觉得它好,所以买一本留着。或许以后再看,或许等小孩将来长大了看。
- 有一回散步,我向朋友提起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些“悲惨”经历,比如大冬天的拾牛粪,大夏天的帮人插秧赚钱贴补家用,还有借宿别人家阁楼,半夜老鼠横冲直撞等事。如今想起来觉得很惨,可当初似乎并没有太深的认识。当然,穷困就是穷困,它一直在那,并不会无端地变成富有。我的童年并没有很多色彩,不遂人愿的事倒是常常有之,但这也并非全是坏事。至少,它促使我从童年起就开始怀疑生活,思考生活,认识生活,介入生活。虽然我曾千百次地诅咒过穷困,因穷困感到过极大的自卑和羞耻。但好在它过来了,再苦的日子都过来了,感谢时间,感谢经历。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过穷困的经历,我对豪奢有本能的反感—-所以我的家是一个俭约的家,从大到小,没一样东西是所谓的名牌。别人怎样我当然无权过问和干涉,但是我有权利去选择喜好或厌恶,接受或避开。举个很小的例子,我特别看不惯女人涂指甲油。曾有一次在地铁上,看到一位女子白纱一袭,亭亭玉立,可是,也就那么一瞬,所有的好感都随着那十指丹蔻而烟消云散。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个“变态”的人。
- 明朝朱载堉有一首诗叫《十不足》: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凌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里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坐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人类就是这样,越是拥有,越想索求,越是索求,就越堕落。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的欲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膨胀,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聚敛财富,以致社会越来越乱,犯罪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