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教育的基本条件

伟大的黑格尔,在那部煌煌巨著《哲学史讲演录》中讲到毕泰戈拉(毕得哥拉斯)的教育方法时,非常认同这个学派坚守的一点,那就是必要的沉默,他用充满睿智的语言说:“在这个学习时期,严令保持沉默;这一点,一般地可以说是一切教育的基本条件。人们必须从此着手,才能够把握别人的思想;这就是抛弃自己的观念,一般说来,这也就是学习、研究的前提。人们惯于说,理智是通过问题、辩论和解答等而培养起来的;但是事实上这样做并不能使理智培养好,而只是使它表面化。人的内心生活是在教育中扩充、获得的;通过教育,人才能有涵养,通过沉默,人在思想上、在精神活动上才不致贫乏。更可以说,通过沉默,人才学得理解的能力,才洞察到自己的主观想法、论辩才智之一无是处;——由于洞察这种主观想法一无是处的洞见的增长,人就弃绝这些主观想法了。”
黑格尔认为,对于学习,知识、公理、教义都是次要的,首要的是把握别人的思想,只有把握了别人的思想,将自己置放于伟人建造的底座上,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思维品质。而自己原先拥有的思想,无论如何,会显得粗糙,显得鄙陋,显得低劣,要想具备高深睿智的智慧,就要从他人那里去汲取,这就有一个抛弃自己观念的过程,只有一次次的抛弃,一次次的否定,才会有一次次的升腾,一次次的飞跃。他认为,这就是学习的最基本的前提——获得智慧的前提。而智慧是靠涵养获得的,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涵养,但若想实现涵养,却又必须通过沉默。这就从崇高的意义上肯定了沉默的意义。那么,沉默有什么作用呢?

黑格尔认为,在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初期,沉默当作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沉默是“一切教育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要学习,要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沉默,必须要学会沉默。因为,通过沉默,人会克服思想上、精神活动上的贫乏,而拥有充实和丰盈;通过沉默,人会学会理解问题,并进而具备理解问题的相关能力;通过沉默,人才能反观自己,并洞察到自己本来拥有的主观想法和论辨才智的缺陷,从而抛弃这样的缺陷,在扬弃中让自己得到上升。
黑格尔所谓的沉默,放到中国现实教育中,就是对知识的深味、涵咏、体会、迁移、内化。通过沉默,借助思考,在内心里安静地将所学的知识一遍遍地回味消解,才会变成自己的营养。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所接触、所学习的东西才会化为自己的涵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素养。一个不断说话的人往往是不会自省的人,往往是安于现状的人,往往是自我满足的人,往往是浮于表层的人;一个整天以说话为务的人,是没有思想的人;一个急于表达的人,是没有修养的人;一个惯于表述的人,是没有雅趣的人。只有肤浅的小溪才会哗哗作响,而最深沉的大海往往是沉默的。

在这段话中,黑格尔举了一个反面的观点:“人们惯于说,理智是通过问题、辩论和解答等而培养起来的;但是事实上这样做并不能使理智培养好,而只是使它表面化。”这番话可以说就是针对我们现在流行的教育形式而言的。在我们的课堂上,多的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中间却连让学生在沉默中思考的时候也没有;因此,学生的回答往往或者话不对题,或者东拉西扯,或者不能深入,或者敷衍了事;学生的回答往往成为老师继续讲解的凭借和由头。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所有的作业也是让学生回答的问题,应该说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也有在沉默中思考解决的作为。但是,我们的作业数量太多,重复的太多,低级的太多,放眼望去,学生都是游走于题海之中,只求将其完成,哪有时间仔细地揣摩、琢磨、思虑支撑着那些问题的原理呢?这样,本来一个很好地学会思考的形式,在高压紧张之下,反而让学生变得极为浮躁,极为焦灼,而沉默,高贵的沉默,是需要静心的。通过问题培养理智,不是不能做,而是问题本身就远离了理智本身,成为理智的反动,就培养思维品质而言,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至于辩论,就更让人觉得悲哀了。随着新课程的开展,课堂讨论越来越多,煞是热闹。但那样的讨论只是交流彼此之间肤浅的看法而已。基本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无关。“表面化”的内涵就是,从表面上看上去,这个人是博闻强识的,是持之有故的,是见解新颖的,但支撑着它的理智则往往是苍白的,软弱的,表象的。一个善于辩论、长于辩论的人,对于其他人的思想是很难接受、消化的,越是口若悬河,越是夸夸其谈,越形不成自己深沉的思想。

当然,黑格尔是站在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立场上来说这番话的,对于哲学家而言,沉默是最好的品质。我们不必走这样的极端,我们也要提问,也要回答,也要探讨,也要争论。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沉默必然是极为重要的:没有沉默,也就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沉默,也就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沉默,也就不能真正消化知识;没有沉默,也就不能让思想上升为理智。事情的解决必然是这样的:先有沉默,然后再有行动,然后再有沉默。因沉默而深思熟虑,用思虑而支持行动,借沉默再来回观反醒行动。这个沉默离黑格尔所谓的沉默已有一定的距离了,但却适合于我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沉默是教育的基本条件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