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暴涨的土壤_《置身事内》下篇

《置身事内》上篇里提及政府的工作体系和事权划分逻辑等内容,属于理论部分,除此之外,这本书中描述了大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向我们展示着我们真的生活在这些案例背景下,置身事“内”。

正如作者所说,他希望自己的书能帮助普通读者看懂身边发生的事,这是“置身事内”的姿态。

其中最让人感觉身在其中的便是房价的暴涨。

写在前面

我是03年读的大学,毕业时很多人都感叹如果一上大学就从银行贷款在学校旁边买个房子,那就发了

关于房子,几乎每个人都会发出“如果当年,,,那就好了”的感叹。

房价暴涨,让我们几乎余生的生活都背着重重的房贷,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烙印。

《置身事内》让我明白房价暴涨的时代背景居然是我国的税制改革,让我们一起来沿着时代脉络看看

01

财政包干下的国库亏空

1985—1993年,我国实行财政包干制度。

各地包干的政策五花八门,主流的政策是“收入递增包干” 和定额上交。

例如广东地方政府实行的是“收入递增包干” 达到9%增长后的税收增量都归自己。当年广东上交14亿元,仅仅占广东税收收入的13%。

例如上海地方政府实行的是定额上交,每年雷打不动交给中央105亿元,而这一比例占上海税收收入的65%。

财政包干导致2个重要事实

1、各地政府税收上交不平衡。比如广东和上海之间相差甚远.可以揣测当年上海政府对中央应该天天喊冤,而中央对广东政府应该会天天喊亏吧

2、中央国库亏空。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低。不仅中央变得越来越穷,财政整体也越来越穷。

02

分税制改革艰难地拉开帷幕

为了解决财政包干导致的国库亏空局面,我国1994年推行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把税收分为三类:中央税(如关税)、地方税(如营业税)、共享税(如增值税)。同时分设国税、地税两套机构,与地方财政部门脱钩.

为什么说分税制改革是艰难地开始呢?

从分税制改革的谈判阵容就能推测出难易程度,当年分税制改革是朱镕基总理亲自带队去和各省市谈判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中央一声令下各地政府坚决执行。

说一个意思的小故事就能明白当年的境况。

生动的小故事:(刘仲藜)与地方谈的时候气氛很紧张,单靠财政部是不行的,得中央出面谈。在广东谈时,谢飞 (7) 同志不说话,其他的同志说一条,朱总理立即给驳回去。当时有个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叫符睿(音) (8) 就说:“朱总理啊,你这样说我们就没法谈了,您是总理,我们没法说什么。”朱总理就说:“没错,我就得这样,不然,你们谢飞同志是政治局委员,他一说话,那刘仲藜他们说什么啊,他们有话说吗?!就得我来讲。”一下就给驳回去了。

分税制改革是成功的,来看看下面的数据

中央占全国预算收入的比重从改革前的22%一跃变成55%,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国家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从改革前的11%逐渐增加到了20%以上。

改革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之后应付一系列重大冲击(1997年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等)奠定了基础。

03

土地财政时代来临

分税制改革的成功,硬币的另外一面是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大幅下降,在承担发展地方经济压力的同时,地方政府必须提高税收收入。

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土地无疑是其中一张王牌。然而地方政府手里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当地方政府拥有城市建设土地垄断权时,自然会坐“地”起价。

于是,天价房价便不足为奇了。

2018年“土地财政”收入相当于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89%。

土地财政带来的负面效应很显著。房地产的繁荣相当于让全国的老百姓把自己未来几十年的消费能力都提前贡献了,大部分买了房的老百姓消费能力都不足,我国GDP中投资建设比例过高,而消费比例过低。

04

如果房产经济是泡沫,那会崩盘吗?

作者认为不会。

因为我国购房的首付比例很高,每一个买房子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会放弃自己的房子。

我读完本书后才知道有的国家买房子几乎不用付首付,只要你愿意还贷,就能买买买。

如果哪天还不起了,买房人可能直接就88了,这就是崩盘。

我读这部分内容时想到了自己肩上的房贷,从未有过88的念头,因为从买房的那一刻起,每个买房人已经扔进去30%的钱了

05

未来会怎样呢

李笑来有一个核心观点是活在未来,说的是人要对未来诸事有预判,然后脚踏实地努力,等待未来来临时,做一个有储备有积累的人。

可是预判未来真的很难,一来大多数人连预判的意识都没有,二来即便有意识,也没有能力。

但《置身事内》让我明白,预判房价的未来,需要关注中央政策,关注地方政府的财税状况。未来会怎样,至少知道往哪个方向看了。

政府工作报告蕴含的原始信息量是极大的。所以以后,我再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时一定会刮目相看

后记

政府工作报告蕴含的原始信息量是极大的。所以以后,我再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时一定会

《置身事内》改变了我一个观念,那就是试着去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而不是夸夸其谈地说自己认为应该怎么办,也不是轻易仰视其他人认为应该怎么办。

关心政府施政思路是一种格局的提高,可以不赞同可以评论,但不可以认为事不关己。

附:每多读一本书,就愈加发现自己是多么无知。

今天看到一位朋友复盘自己写文章的意义,于我而言,写文章是为了把看到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哪怕只是一星半点~

正如我公众号的头像一般,我当自己是个小女孩,在沙滩上拾捡自己喜欢的贝壳~贝壳多彩纷呈,这一路便是美好相伴

简葵070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房产暴涨的土壤_《置身事内》下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