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对于一个人来说,教育应该是最好的投资,人只有接受教育,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涵养的人,那么无论做事或是与人相处,都会如行云流水般让人感觉舒适自然。而那些不读书没有涵养的人,会让人看起来面目可憎。当然,这也不是一概而论,但大抵是如此的。
读书多的人,懂得宽容。人都是平平凡凡的,不是神仙,谁都有做的不妥帖的地方。有素质的人,有宽广的心胸,可以容忍他人一时的过失;而没有素养的人,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斤斤计较,不依不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但这句话是仅指有素养之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能混到宰相职位的应该非高素质人莫属。
读书多的人知道礼尚往来的道理,与人相处时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无知的人只为自己考虑,他自私自利,心胸狭窄,整天琢磨的就是别人如何对不起自己,从不去考虑自己为别人付出多少。他永远是贪得无厌,不想付出,只想索取,占到便宜,洋洋得意,满心欢喜,得不到便宜,垂头丧气,一肚子怨气。
读书多的人,懂得人生不易,他能冷静地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他相信人不可能事事如意,熬过寒冬,就是春天。无知的人,在生活顺利时,春风得意,目中无人,一旦遇到挫折,怨天忧人,牢骚满腹。
读书多的人知道,生活并非只有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但无知的人除了吃喝玩乐,从不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甚至对他们来说,还根本不知道何谓精神享受。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书的益处是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的。
犹太人是一个非常重视读书的民族,每年人均读书64本。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意识到书本是“甜”的,从小爱书。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大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种没有形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大人就会告诉他:“孩子,它比金子、宝石更值钱,只要你活着,它就永远跟着你,它———就是智慧。”
所以 犹太人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曾出过20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人里的名人有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等,是一个精英云集的伟大民族。
关于读书,三毛有这样一段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作为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多读书,让孩子成为有文化,有素质的人。
当一个人爱上读书,即使他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但是他从书中得到的好处,会一点点在生命中呈现,而且必将成为他受用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