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天生变态狂》

9月份太忙,选本薄一点的快销读物吧。不知道这本书哪里来的,在书桌上放了很久,它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最近看了躁郁症、反社会人格的作品,对心理疾病这块有点兴趣,二是封面那句话吸引我“每个人的内心都匍匐着一头黑暗巨兽,伺机将你拖入无尽的深渊,唯有爱与陪伴能带给你寻找光明的力量”。我常对人类所具有的意识怀揣感恩和疑惑之心,认为那是未名之物的恩典,人有理性和感性,人不为本能所操控,理性让我们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感性让我们不会沦为工具的奴隶。这确实神奇。
239页的书共分十章,简而言之阐述了一件事情:本书作者是一位工作顺遂、生活幸福、社交广泛的脑科学家,他主要研究心理变态者,在某次研究中,对自己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出人意料,他居然有着和心理变态者同样的大脑结构,同时他还有以自相残杀著称的康奈尔家族的血脉,这些危险的DNA并不足以把作者推向人性的黑暗面,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很明确,先天基因固然重要,但童年经历足以弥补先天基因的缺陷,甚至把缺陷变成优势。
网上有不少关于本书的评论,我不再赘述书中的内容,有几个触动之处记录一下。
“流行文化中满是心理变态案例”,这个符合大众的猎奇心理吧,或者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点心理变态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或抑郁倾向或社交恐慌等等等等,小说或影视作品中心理变态案例彷佛弥补了不能说出的秘密的心理。
较之大脑结构和基因,我对作者的过往经历更感兴趣。小学时候“我成为了班里的小丑,而这个特质我至今都没能甩掉”,小学毕业前在社交和学业方面硕果累累,小学毕业那年整天浸润在药店库房,致使整个初中和高中时代没有中断对药物的兴趣,甚至自己制造烟火,做一些捣蛋的事情,但往往都是积极收尾。初中开始出现强迫症,因为天主教的信仰,有长达数年的道德危机,对对称性苛求,必须完美,于是出现第一次的反社会行为。直到高三那年,几段短暂迷离的经历改变了作者对自己严重的强迫症状和怪异的宗教狂热的看法。大学时期经历了无端恐惧症的发作,好处是不会触碰烈性毒品或迷幻药,大学生涯过得规矩、热情和不切实际(真是像极了我的大学)。大三之后,“剩下的那些对自由意志和上帝的崇拜则从那年起烟消云散”。大学之后,我成了一个自由主义者。
从这段跳跃的节选描述可以看到,作者的家庭对他是包容的,他的少年、青年时期的思想状态是动荡的,观念和信仰甚至是相悖的。这让我思考,作为母亲,我应该如何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看上去不合群、另类、不合时宜的做法,如何耐心得等待和包容?也许只能尽可能多的去主动学习、了解,去沟通,然后理解。
还有一个有趣的观点。“没有了来自良心和同理心的影响,那些冷酷的计划和残忍的行为变得精准、有力、井井有条、耸人听闻”。“相对缺乏同理心的状况反而是我的综合竞争力有所上升—我很少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我想尽一切办法取得胜利”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虽然我本人是泪点极低,极容易感动的人,但我一直认为妇人之仁完全没有必要。泛滥的同情心、自怨自艾、无休止的抱怨和说教,非常浪费时间,而且于事无补,重要的是发现问题的症结,然后解决,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就求助外力,谋事在人,仅此而已。
第五章是本书高亮章节,作者通过对自身案例的质疑,“我的DNA看起来很危险,但不足以把我推向人性的黑暗面”。他和众多在狱服刑的心理变态者不同的是,他在幼年未受到肢体、精神和性侵害。作者对基因有个有趣的比喻“基因组是你出生时继承到的一本书,而表观遗传作用则是你读它的方式”。基因让我们无法选择度哪本书,但我们可以选择去读这本书或不读或深入的读,再从中获取滋养。为了打消家长自以为自己所能带来的影响力,也强调并不夸大环境对人脑发育的影响,“孩子会按照他自有的方式长大,除非你用强权毁掉他”。是的,越来越多的妈宝男、妈宝女哪里来的?我也时刻反省自己,不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大坑,放下渡人的情结。
这书翻看的很快,里面提到了很多电影,列出来去看看,我发现每看一本书都是在给自己挖更大的一个坑……
1986年版 《孽欲杀人夜》、《沉默的羔羊》、《汉尼拔》、1968年版《查理》(改编自小说《阿尔杰农的花儿》)、《动物屋》、哥伦比亚电视剧《犯罪心理》、《无耻混蛋》、Showtime电视剧《双面法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 《天生变态狂》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