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资治通鉴》以浴历史长河(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了函谷关以东的六国,结束了500多年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是年嬴政登基称始皇帝。这位千古第一帝,即位以来施行了许多政策,创造了若干个第一:设立中央官制、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这使得秦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始皇如此这般的丰功伟绩,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可研读《通鉴》我发现:秦始皇同时也是一位“旅行家”。从秦朝建立的第二年开始 的十一年中他居然出游五次,而且不是什么咸阳郊外的几日游,而是全国巡游,甚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巡游的路上。这不能不让我yy不已:始皇帝修那么多的宫殿没咋享受,真的好浪费!

收起调侃的遐想,言归正传,我对秦始皇的五次出游,真的是好奇不已:秦始皇每次出游都去了哪儿?那是什么样一种场景?他出游的一路上都干了些什么?出游的动机是什么?这对后来的历史有什么样的影响?于是我按照《通鉴》所述,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按图索“迹”,思绪也穿越时空,随着嬴政一番神游。

秦始皇的第一次出游是在公元前220年,《通鉴》记载其路径是:“巡陇西、北地,至鸡头山,过回中焉”。这是一次始皇帝向西的关中诸郡短途游 ,主要是巡视了陇西郡和北地郡,然后到达北地郡的鸡头山后返回,归途路经了回中宫注1。(详下,秦始皇第一次巡游路线简图)

这一路秦始皇除了巡抚秦国故地,在鸡头山祭天外,还干了两件极为重大的事情:

首先,他“作信宫渭南、已,更名曰极庙”。极庙可是规格最高的宗庙,位于秦帝国以“法天”理念规划都城咸阳的“天极”之处注2。这是秦始皇在一统江山后,兴建宗庙以告慰祭祀列祖列宗的重大活动。这一点并不难以理解,想想自己从高考考场出来之后,喊出的第一句话不就是:“我的妈妈呀,终于考完了”吗?!只不过人家是始皇帝嘛,做得隆重一点而已。

其次,他“自极庙道通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治驰道于天下”。想来,胸怀天下的嬴政,在这一路颠簸的刺激下,坚定了筑路以通全国的决心,以实现他君临天下的抱负。

考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

文中还描述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注3

特别有意思的是,最新的考古发现: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有古代的“轨(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大发现。 秦始皇的“轨(铁)路”当然不是铁铸造的,而用木材铺设。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

更神奇的是,经过测量发现,秦始皇的“轨路”,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 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公认的速度至少应该一天一夜六百公里(当然每隔一段距离有驿站换马)。这是比八百里加急还高一倍多的速度。这在当时就不仅仅是国道了,简直就是“动车干线”!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进行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注4

以下为英国博物馆秦驰道木轨考古现场复原图

“治驰道于天下”,可谓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工程,其意义不啻于秦始皇让蒙恬修建的秦长城。此项国策在当时的秦朝来说,首要意义是政治价值:驰道以及附属设施驿站的修建,能更快地通达政令,使刚刚建立的中央集权能较之前更高效的控制三十六郡县;其次是军事价值:能够更快地调动军队戍边御敌、镇压叛乱;再者就是经济价值:使得原来的七国交通更加规划有序,通畅便利,物流货运效率大为提高。不得不说秦始皇是雄才大略之辈,宏大的筑路韬略,至今仍对后世影响深远。就在当今,没有发达的纵横交通干线哪来的工业化腾飞?没有青藏铁路哪有“阿三”的不战自退?没有兴修“村村通”哪来人尽皆知的“要想富先修路”?

总的来说秦始皇的第一次巡游的动机还是在建国之初巡抚其大后方和西北领土,兴建宗庙祭祀先祖、团结宗族和原秦国的豪门势力。可以说这是一次“固本培元”的务实之行。

注1:这里的回中宫位于泾源县内,与汉朝汉武帝出游所建的不是一个地方,且考古已有证明。

注2:关于“法天”定天极,以及极庙的天极位置规划及参见《隐秘之圆》第73期。

注3:参见《汉书.贾山传》白话版

注4:参见铁血网renfeng《”车同轨”新解》文、图。

(待续)

左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研读《资治通鉴》以浴历史长河(三)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