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资治通鉴》以浴历史长河(一)

作为中国人,我一直都以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骄傲。可对于这段引以为傲的悠久历史,我却只有一个囫囵的大概了解。中学期间倒是学过一些,只是当时太懵懂,从把本来就粗浅的所学写在考卷上的那一刻起,就将其抛之脑后了。到现在,除了中学老师教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这段朝代口诀,其余的历史知识都如同碎片般散落于记忆之中:比如,来自于语文教科书里的《鸿门宴》、《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隋唐演义》里的瓦岗寨、《说岳传》里的风波亭……

如今已至不惑之年,如此的历史认知让我情何以堪!于是变暗自决心补上这一课,对中国历史花点心思学习学习。反省一番之后,我觉得以前对历史之所以模模糊糊,很大原因是只把历史当故事,而对它相应的时间、空间以及事件关联毫无概念。好在早些年在朋友书店里淘到了一套谭其骧、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又特意购置一套中华书局的《资治通鉴》再加上一本古汉语辞典,这样我的自学条件便算是十分优越的了。

特别是这套《中国历史地图集》,我得专门介绍介绍。它源于清代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由从1954年开始重编改绘,历经20年,于1974年发行内部试行版,又经8年的完善才于1982年正式发行。这套书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相传从开始编辑时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期间更是几度问询关心,可惜直到他去世也没能看到这套书。书中以地图方式详尽的载明了历朝历代的行政区域、地形地址,且制图严谨、标注科学、索引分明。这对于我这个习惯于“数形结合”进行学习的“工科男”来说无疑是如获至宝!

至于选择《资治通鉴》开始自学历史,是因为它堪称我国最权威的编年体通史,较之纪传体的《史记》更为系统。连毛泽东都通读穷17遍,直至书页残破仍爱不释卷,此书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至于我学习的时间,自然只有茶余饭后、夜深人静才行——这可与本业无关、更不堪维持生计,只得权当爱好吧。我既定的学习方式是:先辨生、僻、通、假,又断句读、再会其意、然后按图索“迹”,再延伸思考、感悟。当然如此研读自然是耗费时日,可是如能持续不怠、相信能够滴水穿石,练得一个“博古”的修为。

此文记于“开学”之后半年,是因为自己本就愚钝,如不以读书笔记方式辅以进行,只怕到头来也只是个开卷欣然、释卷茫然。谨以此文作为学习笔记的序言吧。

(此处特注明下文待续,以兹自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研读《资治通鉴》以浴历史长河(一)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