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何以成就霸业?----读书笔记

1398年6月24 日,朱元璋驾崩,传皇位于长孙朱允炆,至此朱允炆总算是熬到了独立执政这一天,但是朱允炆很快发现,爷爷这团笼罩在头顶的影子刚刚散去,九个叔叔的阴云马上就聚拢了过来。

当时,为了确保皇位的长治久安,朱元璋给另外的儿子们分封藩王,派他们带兵镇守边关,藩王们拥兵自重,他们的势力逐渐强大,其中宁王朱权和燕王朱棣手里的兵马最多,朱允炆虽然年纪小,但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敏锐地觉察任由这些这些藩王叔叔们自由发展,终究是个隐患,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削去这些藩王,以绝后患。

朱允炆说干就干,即位不久,便在大臣齐泰和黄子澄的帮助下向叔叔们举起了削藩的大刀,他从力量最薄弱的周王下手,把他流放云南,接着是代王、珉王惨遭逮捕,湘王不甘被抓,全家自焚······藩王们纷纷倒下,朱棣知道,自己也难逃朱允炆的屠刀,他没有像其他几个藩王那样束手就擒,而是不惜装疯卖傻借以争取时间,在和尚道衍的帮助下,抓紧做好迎战准备,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当削藩的官兵破门而入,朱棣把前来抓他的官兵谢贵和张昺当场就地解决了!

不怪朱棣非要造反,实在也是朱允炆逼得太紧了!

撕掉了最后的面纱,朱棣别无退路,他率领自己的部下迅速占领了北京城,开始以靖难之名向朱允炆的官军发起了进攻,自幼征战沙场,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谋略手段,他和他老爹朱元璋太像了,简直就是2.0版的朱元璋,他率领自己的部队纵横驰骋,四年的征战,太过艰苦,无数次命悬一线,绝处逢生,最后都化险为夷,仁慈软弱的朱允炆手下也不乏悍将,最著名的当数盛庸,还有平安、铁铉、徐辉祖等人各个身手不凡,都是了不得的将才,正是他们的拼死抵抗,才使朱允炆的在皇位上多坐了四年······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朱允炆都不是朱棣的对手,所以他的惨败是必然的结局,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苦战,朱棣在谷王朱穗和李景隆接应下顺利攻入南京城,自此,朱允炆政府彻底宣告失败。

正高兴的朱棣突然看见皇宫失火,赶紧派兵去救,这才发现落难的朱允炆人间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从此没了踪影,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这一谜团困扰了朱棣很多年,他派胡濙和郑和国内、国外秘密寻找多年,十四年后,胡濙曾在深夜秘密拜见朱棣,两人聊了很久,具体聊了什么不得而知,不过即使具体内容不详,他们聊的主题也不外乎朱允炆的下落,如果胡濙没有朱允炆确切的消息,他不会深夜拜见朱棣,如果朱允炆下落明朗,死了或是抓到了,也不用聊那么久,结论无非是,朱允炆还活着,在某个不为人所知的角落里苟且偷生,他已经对朱棣构不成威胁,算了,就这么着吧,留他一条命,让他了却残生吧,自此胡濙也结束了他的秘密寻找工作,为了奖励胡濙顺利完成任务,朱棣把他调回朝廷升为礼部左侍郎,也算是多年的辛苦没白忙。

即位后的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那些敢于阻碍他当皇帝的旧臣,比如方孝孺,诛灭十族,齐泰、黄子澄、黄观等大臣都惨遭诛杀、灭族,当然他残暴的一面,是对待那些反抗他的人,对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领们,如大将朱能、徐辅(徐达的儿子)等也都给予了很高的奖励。

该杀的杀了,该奖的也奖了,一切逐渐走上正规,皇位坐稳后,朱棣着手干了这么几件大事:

1、编修《永乐大典》,历时六年,工程浩大,是一部包含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文献的百科全书,其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巨大;

2、迁都北京,为了阻止内蒙和元军对边境的侵扰,朱棣把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即天子守边,方便处理蒙古问题,为以后北伐创造条件;

3、派郑和下西洋,最初的目的据说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后来在航海过程中及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也向世界各国展现了大明的实力,促进了明朝与邻邦和平友好的关系;

4、登基后开始削藩,宁王、齐王、辽王等先后被削去藩位,朱允炆没有完成的任务在朱棣手里完成了,朱棣从一个被削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削人的杀手,这是个多么大的讽刺······

总之在朱棣统治期间,得益于朱棣和他父亲朱元璋两代皇帝的努力下,大明王朝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重视农业,恢复生产,国库充盈,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是名副其实的永乐盛世,当时的大明朝即使称不上是世界强国,至少在亚洲是无可匹敌的!

朱棣虽然阴险狡诈,言而无信,残暴凶狠,实在算不上是个好人,但是从他在位期间的成就来看,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他的雄才大略,有目共睹,他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相比于他的侄儿朱允炆,虽然宽厚仁慈,(即使与朱棣交战还不忘叮嘱大将不许伤害他的这位叔叔),在做皇帝这个职业上,他的水平还是与朱棣相差太远。

1424年,大明边境又遭阿鲁台侵扰,为了彻底消灭这个老对头,让儿子安心当皇帝,朱棣第六次率兵出征,但是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终于病逝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时年六十五岁。

这位戎马一生,功勋卓著的皇帝于战火中出生,在征途中落幕!可谓死得其所!

最后,引用书中一段对朱棣的评论作为结尾:燕王少时喜欢文治武功,凭借幽燕的有利地形,乘建文王孱弱,长驱直入,吞并四海;当皇帝后,事必躬亲,生活节俭,无论什么灾情都能直达朝堂,没有什么言情闭塞之况;知人善任,韬略如同高祖在世;六次出征塞外,漠北不再有战事,到他晚年,威名远扬,四方都臣服于他,奉帝王的命令进贡的就有三十多个国家,大明边疆辽阔,远比汉唐时期。他的成就与威望,堪称一代盛世!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燕王朱棣何以成就霸业?----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