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做内心强大的教师》 -教师欲修炼强大内心,基于多个“知晓”

《做内心强大的教师》

 

 

教师欲修炼强大内心,基于多个“知晓”

 

 

社会不断发展,教师的压力也日渐增大:学科教学,学生管理,安全教育,个人成长,等等。想要有强大的内心去面对这一切,我们该如何去做呢?读《做内心强大的教师》一书,我有一点感悟比较强烈:教师欲内心强大,内心一定是明朗的。若能知晓事情的因果,就会更有力量面对各种考验。

01

 

 

知晓“学生状况的背后,是原生家庭的面貌”

教师的挫败感,很大程度来源于这些现象:为什么我在这个学生身上花了很多的时间,竭尽全力帮助他进步,可是收效甚微呢?为什么这名学生的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不能有效进行呢?

追根溯源,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来源于他的原生家庭,在他的身上,有着家庭教育深深的印痕。

看学生经常出现的状况,我们不要觉得学校教育的无力,教师的无助,所做努力的无效,因为学生在他的原生家庭里面形成的思想、价值、习惯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为人处世,他的做事习惯。

一名即将升入九年级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用爸爸妈妈的话,那就是“拖拖拉拉”“毫无上进之心”“得过且过”,总之,就是不能入到父母的法眼之中。也经常听到这个家庭的“争吵”,父母气得声嘶力竭,孩子也是委屈得极力抗争。与这个孩子的父母交流了将近一个小时,其母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叫他干啥不干啥,不听话。死拗!”爸爸也不断地否定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留在耳中的话语里面,否定的话占了100%。因为两位家长相对来说在工作方面都挺优秀啊,一位是初中教师,一名是小学教师,都在自己的专业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看孩子,就有很多的不如意了。妈妈还喜欢让孩子听自己的,一旦不听,那就觉得孩子会走错道,影响前途。

“为什么一定都得听家长的呢?家长说得都对吗?”

“那他还小啊,肯定得我们帮他做主啊!”

我建议这对父母读一些育儿成长的专著,爸爸马上否定:“读书育儿,太慢,那有啥效果?”

想想看,为什么孩子经常如妈妈所说的“在卫生间一呆就是一个多小时”?为什么孩子做事情没有自己的规划,学习不主动?与父母的过多呵责、包办代替、自以为是,是不是有很大的关系呢?

教师想要帮助学生,一定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可以更好地对症下药,尽量地帮助学生,也帮助家长。不必要因为一时的“不见成效”,就自我否定,因为学生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家长,我们也要了解这些根源的因素,争取更多家长参与到孩子的睿智陪伴中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当我们知晓了学生背后的家庭因素,可以更有效地指引学生进步,自然会减少很多的自我否定,内心会充满自信和力量。

02

 

知晓“教师在帮助学生和家长的时候,能够指导一些方法特别重要”

看到这本书中讲述的很多案例,都讲到了对案例的分析,对学生和家长的理解,更多的是方法的指导,这对于来访者而言,是最有效果的帮助了。

我们给出的建议中的好方法来源于哪里?还是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等等。还要善于从不同的家庭中,归纳出各自不同但都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够给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刚刚进入七年级的一名学生,看起来也是挺有礼貌的孩子,就是爱说谎话,尤其是他违反了一些规则制度的时候,总是要竭力掩饰自己的错误;考试之后,也会找一些其他的理由,为自己不太高的分数找多个理由。我和家长交流几次之后发现,主要是他们工作很忙,又想要严格管理孩子,只要有工作的闲暇就一定把孩子叫到跟前,一一列举他最近的毛病,并且严肃地批评。其实,这个小男孩是希望自己更优秀的,但是成长过程中的毛病,一旦被父母发现,都是劈头盖脸地训斥,甚至责打。我和孩子父母交流,他这样说谎,也是为了“自保”。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从书上学习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建议家长尝试:孩子每天三五句话写一写自己当天的进步或者优秀表现,家长每天予以文字的回应,并且再另外写上孩子三五条最优的表现。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认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成长,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认可,心中有了上进的信心,也有了被关注的幸福,还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就这样,文字交流,成了父母和孩子的心灵沟通的桥梁,很有力地促进了孩子的进步,这一家的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了。

帮助了家长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并且进一步推进亲子关系的融洽,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快乐。

 

03

 

知晓“教师要快乐工作,需努力打造健康心理”

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从未间断,压力之大,我们自己深有感触,如何做到快乐工作呢?教师的内心要是强大的,那就需要打造自己的健康心理。

从《做内心强大的教师》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心理专家给予的教师、家长、学生特别有效的心理疏导,也让这些有着很重压力的人,情绪得到了有效的释放,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来。

从书中的指导内容来看,心理健康的人,最好是热爱体育运动的人,这样更能通过运动排汗释放体内堆积的毒素,让内心也变得轻松起来;有氧运动,也会让人更加自信。还要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漫步山林等等,都可以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让自己的内心“轻装前行”。注意和身边人的关系的相处,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健康,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也有向自己倾诉的朋友,这样的心情就会放松很多。有事业的追求,才会充满活力,力争上游,用旺盛精力来面对工作的各类压力。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命的质量提升;注意方法,加强沟通,睿智引导,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关注个例,有效交流,让“家校共育”真正有效地开展,提升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参与度,一起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

我们的内心自会变得更加强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有感】《做内心强大的教师》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