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有感 丨肖培东老师的语文课,真不浅

——读《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有感

“碧波深处有珍奇”,这是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老师给他的弟子肖培东的寄语,也正是肖老师努力践行的箴言。在肖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中,我看到了他向深处挖掘,去发现教材的思想价值,艺术魅力,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在朗读中品悟,在讨论中变得更加睿智,在反复推敲之后对语言的感知更加细腻。读这一本案例集,真是有豁然开朗之感。肖老师对很多文章的讲授,看似不经意的发问,实际是站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全文的一个纲领式的发问,是为了让学生在某方面有所思,有所得,而精心设置的问题。

我还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肖老师是一位特别有语文教育情怀的人,他的语言中充满智慧,他的评价中充满鼓励,他在对课堂的驾驭中充满着对学生的期望和理解。

因为这本书中很多课例不是我们原来使用的教材中的,所以,我特意把它们一一从网上搜到,打印成册,再对照课例来一一品读。我感觉到,自己的语文课堂又开启了几扇明亮的窗户,有亮光照进来,我不再徘徊。

1

感受肖培东老师深沉的语文情怀

在每一个课例之前,都附有肖老师的一段“浅浅小语”,让我感受到他的平和之心,他的睿智思想,还有他对教育事业的长远目光。

附在课例《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前面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你很深刻,不代表语文课堂必须深刻;你很锋芒,不代表语文课堂必须咄咄逼人。河流,可以绕过所有的高山,可它的流淌依旧温和。因为,它要滋养的是两岸的草木,是水里的鱼虾。得大道者,必有大德、大学问、大智慧、大涵养。”这让我读出了他的语文情怀:做教育,应该是柔和的,是可以给学生安全感的,让学生能够静心思考,不怕错误之后会被批评。做教育的人,应该是有知识,有涵养的,有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的综合素养的。

附在课例《春酒》前面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浅浅的/把语文扎扎实实地交给阅读/交给岁月/急不可耐的心/嗅不到春酒的芳香。”看,教语文就和酿春酒是一样的,都需要耐下性子,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百倍地努力。人生亦如此,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速成”的啊。

2

感受肖老师设置课堂问题的巧妙

读他的课例《孔乙己》,感受几个大问题的逐层深入和引人思考,我亦在自己的教学中模仿运用,很是受益。

一“记”——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内容感知)

二“记”——小说中的其他人最能“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么(重点探究)

三“记”——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主题探究)

这三个问题,从内容到重点,再到主题,逐层深入,让学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也有思考之后顿悟的喜悦。

仔细阅读这三个问题中的教学内容,我看到了肖老师对于整个课堂的调控。其实,他一直在引导着学生静心品读文本,让学生能从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来体会作者在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时的感情,也突出了人物在那个时代中的悲哀,而且学生也学会了字斟句酌,品析文本。

阅读教学过程中,肖老师一直在指导学生朗读,有师生共读,学生比较读,把标点符号代表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准确读,等等,都让我们看到了肖老师首先自己就对文本烂熟于心,他才能够指导学生理解到位。

所以,读他的课堂实录,我在感受他体现在一环一环教学中的大智慧,大思考,大格局。

3

感受肖培东老师对学生评价语言的中肯和引领

对学生的评价语,一直是有思想的教师特别关注的重点。如果一味地评价“很好”“真棒”,过于空洞,让聆听者不知道究竟好在何处,今后改在哪个方向继续努力。甚至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是不予评价的,“坐下吧”是他们比较随意的口头禅,学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答得是否正确,继续上升的空间有多大。

我们来看肖培东老师教授《春酒》一课中,对学生的评价,就是一直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对于学生答得比较好的地方具体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有章可循。请看:

“不知道了?文章读完,一定要想着文章里都有啥,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同学们听出来没有?阅读的差距在这里看出来了吧。他不仅说了什么事,而且他概括得非常好,都是用几个字来概括的?”

“大家感觉到了吗?标题的本身其实是作品全部文字的凝聚。咱们真的不可以忽略它的内蕴。我们看出来了,‘春酒’这个标题,凝聚了同学们阅读中的很多感情,这些感情可以归为几类呢?”

“这个同学说得很好,他把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词带进去了。……”

告诉大家怎么学习是好的,怎么样细读文本是对的,一点点地渗透,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会提升。

4

感受肖培东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深钻研精神

这一本案例集中,有小说、散文、童话、演讲稿、文言诗词等,涉及面很宽泛。每一个课型,肖老师设计得都特别巧妙,匠心独运,把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也把文本的综合价值最大程度地呈现给学生。

设计演讲稿《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的教学,肖老师从“三告”入手,抓住文章清晰的思路,蔡元培先生深沉的情感,语言的古朴典雅,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教学游走在文字之间,从思想和语言等多方面都大有收益。、

设计《假如我有九条命》一文的教学,他抓住了“教书命”这个段首句与其他八条命的段首句的不同,还找到了原文中的写法,并且让学生进行句子的改写和仿写,进一步体会作者余光中先生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肖老师从“花儿真美”导入,围绕“借助课文插图走进德国的花”“走近花一般的民族”“走近花一般的德国人”等问题,让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民族的热情等。

没有深入的钻研,哪来信手拈来的提问?

本书的标题,强调了“浅浅”。我却觉得,说“浅”可并“不浅”,肖培东老师可是深潜到达碧波深处寻找到了珍奇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