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请带一颗悲悯之心评价作品中的小人物
他们,一直是经典作品中的反面人物: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一直以来,他们都被读者极尽所能地讽刺、批判,包括教学参考书,对于他们也只有犀利的反面评价语言。对杨二嫂,用的最多的词语是:粗俗,尖酸,刻薄;对菲利普夫妇,评价更多的词语就是:唯利是图,虚荣,冷漠,自私等等。
请诸君静一静,让我们一起来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物。
让我们抛开参考书,不再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格式化的简单套析。尤其对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不要只是一味地冷嘲热讽,揭露剖析,而应该给予他们一些人性的关怀。
从字面来看,杨二嫂和菲利普夫妇的确是可悲的,自私的,狭隘的,甚至让人觉得很是不屑一顾。
看看杨二嫂吧,外貌如此不堪:“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瘦且不说,看那叉腰张脚站的姿势就让人心情不愉快,再加上瘦得就像“细脚伶仃的圆规”,怎么让人心情愉悦?所以评价她粗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听听她的话语:“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索要财物不成,就造谣中伤,这种尖刻语言谁能忍受得了?包括她顺便偷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等等登不上台面的举止,谁又会欣赏这样一个泼妇样的女人?可是,放眼去观看文章,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是她愿意这样做的吗?
当年的豆腐西施,还是比较漂亮的,她家的豆腐生意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她确乎终日坐着。可是今天,她已经丑陋到这般模样,从外形到举止。是谁,让她天天到迅哥儿家来,就是为了顺便占点小便宜?是谁,让一个原本坐店收钱的豆腐店老板娘,天天往外跑,丝毫不顾及个人形象?是谁,让一个女人偷人家一副手套,公众场合就塞在裤腰里,而不怕形象打折?哪个女人愿意这样?难道不是贫困生活给逼迫的吗?
当时的中国农民受着多重剥削,勤苦劳作却无法填饱肚子,时刻都有诸多危险危及他们的生命,“多子,饥荒,兵,匪,官,绅”就像无数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农民的经济困窘直接影响到小市民的生活,像杨二嫂这样的人,自然也是极受影响中的一个。
看待他们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我们再去评价一个人物,可能会更公平一点,这也应该是原创作者的初衷吧?给予杨二嫂一点同情,也是善良之心的一点表现。
再看莫泊桑经典作品《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他们是于勒的亲哥嫂,但是在盼望发了横财的于勒回来帮助他们的梦想破灭以后,他们便恼羞成怒,对于勒恨之入骨,“贼”“流氓”“讨饭的”之类的称呼瞬间取代了“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而且躲之唯恐不及。作为于勒的亲人,他们没有丝毫同情,没有一丁点儿的温暖,即使是面对自己的亲弟弟。“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看到这一番景象的不是菲利普夫妇,而是他们的儿子若瑟夫,一个孩子!我们自然会把最犀利的词语用在于勒的亲哥嫂身上来评价:自私,冷酷,唯利是图,虚伪,爱慕虚荣等等。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有一个良心尚未泯灭的若瑟夫?小孩子尚有同情心,怜悯他的亲叔叔,爸爸的亲弟弟,处境这么潦倒,境况这么糟糕,为什么大人们都变成了这般冷酷模样呢?是社会!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把一个个“人之初,性本善”的孩子一点点变成了眼中只有金钱的冷漠小人。
同时,请我们大家静下心来读读文章的前两段,稍稍理解一下菲利普夫妇的处境: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一个刚刚够生活的家庭,作为家庭支柱的爸爸,很晚才回家,挣的钱却不多。一家人的经济拮据到让人非常痛苦的地步,“样样都要节省”,这样的日子跟“勤俭持家”还是不太一样的。不能够正常的社交,因为怕回请就不赴别人的邀约;日用品是常常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买不起,只能够自己做;便宜到15个铜子的花边需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设身处地地想,谁能够是随随便便就不把钱当回事?本来菲利普贫穷的父母还给他留下了一点点遗产,肯定不会太多,却还被于勒“大大占用了那一部分”。本来就穷,一丁点儿的资金外援还被于勒给挥霍了,这让菲利普夫妇怎么容忍?
于勒被送走,打发到美洲去,也在情理之中。一个人糟蹋钱,在有钱人家,只不过算是个“花花公子”罢了,大家可以一笑而过;在贫穷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如果这个无赖再回过头来剥削菲利普一家,原本就贫困到极点的他们,岂不是雪上加霜?想一想,他们家两个女儿的婚事这么不顺利,28岁的大女儿,26岁的二女儿,找个对象那么难,因为什么?难道跟他们拮据的经济没有直接的联系吗?
为什么我们不能够设身处地地去想想菲利普夫妇的感受呢?
我们非要菲利普夫妇无条件地接受一个好吃懒做,占用掉父亲留给自己的遗产的人,而且在他再次破产之后还得无条件接纳他吗?这对于菲利普夫妇公平吗?
从简单的字面,我们都可以读出来菲利普夫妇是如此把金钱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我们也可以用批判的眼光来说他们是如何如何不善良,不关心自己的亲弟弟。但是作为一名历经了生活坎坷的人,我们把自己换位到菲利普夫妇处境上,会不会无条件地接纳这样一个弟弟呢?
不论对于杨二嫂,还是对于菲利普夫妇,我相信,作者一定是要批判他们人性中的弱点和缺陷,但是不一定是狭隘地想要读者将其一棒子打死,而是希望读者把每一个人物都放到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体会一下生活带给他们的苦痛,感受一下这些小人物的悲哀,进而全面客观地予以评价吧?
除了批评之外,给予小人物一丝怜悯之心,应该是更加理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