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有感

【读书有感】如何说,怎么听

——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有感

“如果你再不给我买玩具,我就离家出走。”

“好的,你走吧,我把门给你打开。”

“如果你不过来,我就不做你的儿子了。”

“哦,是么?那么,我想想谁适合做我的儿子……然然?李正浩?还是?”

这样的对话,刚刚发生在我和儿子之间。尽管这个小家伙才四岁半,但是他已经很熟练地运用这种“威胁”的技巧了,并且,成功地占领了奶奶和爸爸的阵地。我没有沦陷,我觉得我还冷静,还算严格。在今天之前,我沾沾自喜,因为孩子还算听我的。但是今天之后,我觉得,这真是糟糕透了的一种对话方式。

我在办公室里跟杨老师描述了孩子跟我的对话,杨老师说:“你太强势了,要小心。孩子之所以胆小,不愿意跟别人交流,肯定是我们大人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是的,典宝不喜欢跟陌生人交流。尽管他很期待来我的学校玩,但更多的是希望周末来,那样就没有老师逗他,他就不会觉得苦恼。

唉,作为妈妈,我觉得自己很糟糕。

最近,我在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我们读书组推荐的书,更因为,我一直想改变我跟孩子的相处方式,我想做个及格的妈妈。

读这本书的第一天,我就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因为我看过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比如《家庭教育小妙招》《家风的养成》《你的四岁孩子》等等,这些书都是从大人的角度出发,这些书重理论而轻实践。而《如何说,怎么听》不仅仅告诉我怎么做,而且设计了练习题,设计了阶梯的训练。我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地批注,仔仔细细地答题,这也许就是本书的魅力。

通过这本书,我发现,我们每天都在跟孩子沟通,但是很多是无效的沟通。比如:你今天在幼儿园吃的什么饭?再比如,无限地重复地说,吃饭吧,吃饭吧,吃饭吧。我更发现,我们跟孩子的陪伴不是陪伴,是扼杀。很多时候,我们一边看手机,一边看他玩积木;一边看手机,一边心不在焉地回答他的问题。现在想想,为什么,我的典宝会说要离家出走?因为,我跟典爸不够重视他,没有给予他十分的尊重和重视,他的内心很茫然,不知道怎么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所以会说要离家出走,所以会说,不做我的儿子。一切都是因为,做爸妈的不及格。

幸好,幸好,如今我有幸读这本书,在典宝四岁半的时候。昨天晚自习放学,我回到家,典宝没有穿拖鞋在家里跑,以往我会说:“你怎么又不穿鞋?!”并且大声地指责他。昨天,我轻声告诉他:“儿子,鞋子!”他愉快地去穿鞋子。并且,站在我的身边,期待地看着我。我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提示语。

今天早上我要早早上班,他六点多也醒来,有点抹眼泪,很是舍不得我。我在客厅,认真地给孩子写信。轻轻放在他的枕头边,吻吻这个小家伙,我离开了。以往的他,会大哭大叫,会歇斯底里。今天,房间里,他躺在自己的床上。他没有让奶奶来陪伴,没有让爸爸陪伴。他有点小声的哭泣,却没有崩溃大哭。我想这对于一个四岁半的孩子来说,有点难,但是他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作为妈妈,我用的方法,其实就是改变他的角色,给他写便条。

我非常感谢这本书,我感谢推荐这本书的杨老师,感谢我们这个读书群。

这真是一本宝典,我不想过多的介绍它的内容了,我只想说,慢慢读,反复读,耐心,再耐心。明天开始,我要给典爸每天读10页。让岁月的时光记住,我们一家三口共同努力的日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