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伐木工人家的孩子棣棣和咪棣为救邻居家的女孩,在光神的引导下,历尽艰辛寻找代表幸福的青鸟。他们在圣诞平安夜出发,历经回忆国、夜宫、享乐宫、未来王国、墓地、森林。但回忆国里捉住的那只变成黑的了;未来王国的,又教它飞跑啦;夜宫里的那些,都是死的;墓地上捉住的,颜色又不是青的;在森林里看到的那只,又没能捉到。最后,他们“失败”地在圣诞前夕回到了家中,却发现青鸟就在自己家里。当治好了邻居家女孩的疾病后,它飞得无影无踪,主人公却说,他知道青鸟在什么地方……
那么青鸟在哪里呢?主人公通过他辛苦的寻访获得了什么良有以也的教训呢?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梦想着幸福,追求着幸福,但在大部分看来,幸福都是虚幻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渺远难凭的,它只是一个真实的谎言。而打量我们走过的、正在行走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坎坷的,布满荆棘的,沟壑横陈的,痛苦、灾难、枯燥、贫乏、呻吟、欺骗、疾病、死亡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整个境界;我们渴盼着捕到那只飞翔于蓝色天宇下的青色的鸟,它代表着幸福,代表着安康,代表着喜乐,代表着欢乐,代表着满足,拥有了它,也就等于拥抱到了幸福。但用小说中的猫的语言来说——它看到了青鸟,而青鸟却高高地停在月亮射出来的光线上:“他们捉不到它,它停得太高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只能陷入永恒的黑暗,永远的绝望,“它是那么美,但我们捉不到它”,就这一句,就足以毁灭人类所有的努力和追寻。同时,贪欲、欺诈、懒惰、混乱、背叛、冷漠又控制了人类,更成为我们捕捉青鸟的巨大障碍。不是吗?就连小说中诸多的旁观者也对人类绝望了,那个美丽的仙女是这么表述的:“我对这个古老的星球已不感兴趣了”,她常常对她的朋友们——高山上的巨人——这样说,“而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人们依旧愚昧无知,可怜的东西,我为他们惋惜!我出于爱怜,经常下去看看他们,顺便拯救一些孩子,免得他们遭到潜伏在黑暗中的不幸的毒手。”慈爱的她也是这么认为的:“给了他们说话的能力,他们就成天唠叨;给了他们判断力,他们就遇事武断;给了他们感觉能力,他们就说这儿痛,那儿不舒服。他们的心只给他们增添恐惧,而不是向往幸福。至于他们的脑子,原跟其他人一模一样,可是由于他们很少使用,已经全都生锈了。因此,如果你打开他们的天灵盖,看看他们的脑子活动情况,你准会发现他们那可怜的脑子——最高指挥者,在他们使用时,就像晒干了的豆荚里的豆子一样,在空荡荡的脑壳里,毕毕剥剥跳动呢。”
一个作家窥见人生之恶的结局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将自己置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疏离那些罪恶,或者明哲保身,或者痛心疾首,或者悲观绝望,或者恶意诅咒;另一种,则在这灰暗的天幕下培育一枝艳丽之花,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来蕴育一种新生的希望和祝愿。那朵花,是给读者观赏的,也是给自己观赏的,更是给那些心怀热望的人们观赏的。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观赏,让他们看到,幸福的青鸟还是存在的,只要你去寻找它;或者它本来不存在,只要你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它。
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林特克的代表作品《青鸟》就显示了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这种自觉。他指出青鸟很难捕到,“大多数人从生到死,始终没有享受过近在他们身边的幸福”,但同时又指出,“生活经常充满动人的不可思议的东西”,你只要具备一定的品格,那么,你就等于已经踏上了获得青鸟的路途。
这样,这个故事的结局就是不重要的了,重要的就是这种追寻。在追寻中,学会摒弃身上的恶性而滋养作者希望的美好的禀性。
那么,梅特林克认为若想拥抱到幸福的青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呢?
他认为,我们要学会信任。在这部作品里,他通过猫的想法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拿我们的传统来说,我们受的是猜忌教育。现在我发现人类的生活中,也充满着猜忌呢。凡是信赖别人的人,必然被人出卖;最好还是不声不响,自己在肚子里策划的好。”这句话,可以说是直指传统教育的软肋。我们看到的,是信任他人带来的坏处;我们经受的,是信任他人带来的恶果。我们希望信任别人,我们也希望被别人信任,因为只有如此,我们的心灵才会得到安宁和平静,整个社会才会充满温馨和谐的气氛。当信任被看作是廉价的东西的时候,幸福也就遥不可及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功课,当这个功课的内容被歪曲后,人类之间充满了猜忌,人就成为单独的个体,幸福的青鸟是不会飞向这样狭窄的天宇的。
我们要学会不妒忌别人,学会宽宏大量。这种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的气质,会让我们懂得奉献,懂得关爱,而一旦我们奉献了,关爱了,那么,我们的幸福也就不期而自至了。追求幸福是艰难的,路上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不能对社会、对人类绝望,我们要知道,“经过了一次考验,就接近了它一步”。当你具备了善良、仁爱、慷慨这些品质的时候,你也就真正地踏上了幸福的道路。而人生说到底,就是一条路,你愿意让你的路具备怎样的风景,就看你自己拥有的品性了。
所有的这些品质,信任、大度、良善、仁慈,都指向一个同样的目标,那就是将它赐予他人,无私的、大方地赐予别人,就像小说中的光神,它在将阳光给予别人的时候,它也得到了快乐。这样,作者的结论就是:“我们给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近幸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的主人公追寻青鸟的过程,就是学会赐予别人幸福的过程,而当他们学会了这一点,那只青鸟果然出现了,就出现于他们对邻人表示关爱时。从这份关爱中,他们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我们完全可以说,作者的这种观点是来自基督教的,基督教的教义里就有“爱邻如己”的训导。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并不是互相隔离的关系,而是密切相关的,你付出一分爱,你也就会收获一分幸福。如果作品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么,这部小说并不能算是特别优秀的作品,因为它无非就通过一个童话告诉了我们人人所知晓的一个道理。作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将这种对邻人的爱进一步扩大,扩大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扩大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物事。
“在你们寻找青鸟的同时,亲爱的孩子们,必须学会爱护你们在路上遇到的灰鸟。”仙女是这么说的。这里的“灰鸟”就象征着世间的万事万物。只有你拥有一颗博爱的心灵,看清一切事物中的真善美,你才会热爱这个世界,你也才会拥有真正的爱,而这个爱会帮助你得到你所希望的幸福。
所以,在作者笔下的世界里,猫和狗可以和人平起平坐,就是水、面包之类的东西也有它们的生命和感情。一颗伟大的心灵引导我们去认知的,就是“每一件事物都有生命,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它生来和我们的生活相配合,而且使我们生活得愉快”。这是一种普世的爱,这是一种广泛的爱。从作者的观点里,我们可以看到,世间所有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它们的边界的,除了爱。只有你把世间的所有东西视作有生命的,然后将你的爱毫不吝惜地赐予,呵护他们,珍存他们,你才会真正地实现自己的幸福。这样,即使是那些残酷的、消失的、丑陋的东西,也体现出它们所具有的价值来:“那里根本没有死亡,而是生命无休无止的延续,不过用各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玫瑰谢了,还有它献出的它粉,使新的一代生长,它的花瓣还放出芬芳的香味。再说果子也是在花朵凋谢后,才结出来的;美丽的蝴蝶还是丑陋的毛毛虫变的呢。什么也不毁灭,只是不断地变化罢了。”如果用这种眼光去看世界,天堂不远,就在咫尺之间。
拥有了爱,也就拥有了光明。于是,我们听到光神说:“凡是爱我的或是被我爱的人,都会重新找到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