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问时,学生在做什么

长期以来,课堂提问都是教师上课必备的环节。提问,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促成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它以问题的方式出现,达成了课堂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它推动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从而使之走向深入;它在某种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课堂节奏,便整个课堂显得有张有弛;同时,它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警觉”而归心于课堂,不至于游离……
而近年来许多地方课堂的改革,分明极大地弱化了这一环节。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改革后的课堂流程,是教师安排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由学生分组学习,出现问题各自讨论解决,最后展示。如果还存在问题,那就由教师出面组织大家一起来解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样的课堂上已经消隐了。
我们姑且不讨论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理想与否,只就其摒弃沿袭了多年的提问方式这一举措,就值得我们深思。因为,毕竟现在大部分地方,继承和运用的,还是传统的授课形式,提问仍然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一个重要手段。
提问如前所述,有着它许多的优点,不然,也不会被我们使用这么多年而且还会一直坚持下去。但一种教学手段从理论上讲有优势只是一个方面,而能不能在具体实践中实现这种优势则又是另一个方面。下面,我们首先列举一下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段的,其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便一目了然了。

最常见的,便是以连续不断的提问推动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授课形式。它的表现,就是教师以文本为材料,将所有的内容都化作问题,教师问,学生答,贯穿于整个课堂。尤其一些短而难的篇章比如诗歌、文言文之类。以《鸿门宴》第一段为例:“沛公是谁?”“‘军’是什么意思?”“‘未得与项羽相见’怎么翻译?”“‘使人言于项羽’是什么句式?”“‘沛公欲王关中’的‘王’是什么用法?”“‘旦日飨士卒’的‘旦日’是什么意思?‘飨’是什么意思?”“‘为击破沛公军’是什么句?”……
这样的课堂的流程,基本上就是教师问,学生答的过程。如果学生答得不准确,或者不作答,就由教师直接讲解。我们这里所说的短而难的篇章是这样处理的,一些较长而简单的篇章同样也是这样处理的,只不过表现程度稍有不同而已。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课是这样上的,其他课照样如此。这样的上课方式多不多?传统的课堂上是极为常见的,就是新课程改革以后,仍然不少(这里说一种在许多老师身上常见的现象,应该就是由习惯上的这种上课造成的。这些老师在日常与人交往中,会不自觉地将职业特点带上,说着说着,讲课时的习惯就不由自主地显现出来:“你明白了吗?”“你知道了吗?”“你懂了吗?”成为他们口头舍弃不掉的话语)。显然,这种连续问的课堂是不科学的,哪怕从表面上看它很“热烈”。其一,它还是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以讲授为主,而不是以学习为主;其二,往往连续问的问题,都是浅层的、表象的、低级甚至幼稚的问题,可以说,学生的反应越好,也就是回答越积极,越“异口同声”“正确无误”,问题越没有价值,没有深度,也不会起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三,这样的问,根本留不给学生思考和组织表达语言的时间,学生成为教师推动课堂进程并使教学任务完成的配角,你说“公鸡下蛋”,我就说“亲眼见”,你说“砂锅捣蒜”,我就说“捣不烂”,不要说是创造性思维,就是一般的知识接受因为得不到沉淀也最终形不成素养;其四,这样的课堂是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倦和疲惫的,可以看出,开始时,他们还热情高涨地“配合”你,“满足”你,可很快,他们就厌烦了,无力了,跟不上节奏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教师的自问自答。我观察过,我们众多的语文课,等于就是教师自己唱独角戏的课,基本上就是夹在数理化这样科目中间的休息、放松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

下面一种现象也是极为常见的,那就是指名(学生到了高中是不爱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种现象一般是这样诞生的: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然后根据情况请学生回答(比如,难一些的请学得好的回答,易一些的请学得差的回答,也还“有意”请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回答等)。我们这里先不讨论什么性质的问题值得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这些问题,只就这一环节而言,也存在许多的不科学的地方。最突出的,也实在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当你提问这一个学生并聆听他的答案的时候,其他学生在做什么?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很多老师在提问某个学生后,就直接对着这一个学生开始讲述了(何兆武先生曾提到在西南联大上金岳霖的逻辑课的时候,课堂基本就成为金岳霖和优秀学生王浩的两人对话,其他学生都坐在那里看着,听着,但这样的情况与这里列举的现象是两码事情)。还有的处理得稍微高明一些,不会针对被提问的这一个学生,而是针对全体:“他回答得如何?你们有什么看法?”这中间,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个预料之中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毫无反应的。因为老师在提问他人的时候,却恰恰也正是他们可以借机“休息”一下的时候,他们既不会去认真地聆听同学在说什么,也不会响应老师的进一步问询。正是类似情况的发生,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就在这方面有了一些发明创造。比如,回答不上来就罚站,追问得不到反应就一个叫一个地指名回答,等等。显然,这不但会影响到课堂效率,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安全感。

因此,现在在许多地方进行的课堂改革之所以取消了这一项(有的处理得比较高明,面向所有学生提出问题后,请一个理解比较透彻的学生出面,来给其他学生进行讲解说明),是有它的深层原因的。我们可以看到,提问在目前的课堂上,它基本上是以检查个别学生的思考结果出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哪怕你再高明,也照顾不到每一个学生的专注学习,这无形中就降低了课堂的质量。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我们对课堂的性质理解上存在偏差:课堂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答案很简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的。那么,如此来看,不论怎样的提问,都应该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将其单纯地视作是推动任务得以完成的手段。
这样来看,不是提问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的使用方法有问题。诸多的课堂改革在省去了个别提问之后,改为学习成果的展示。这种方式就很恰当。如果我们沿用的是传统的上课方式,那么,提问就不宜过多,最重要的,当是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学,问题便着眼于学,在学生产生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将提问作为检查效果、深化内容、突出问题、拓展延伸、发现生成的方式呈现。举个简单的例子,高一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著名的新闻,诸多语句确实值得品味,是课堂要处理的一个重点。学习任务可以这样布置:“这篇新闻许多语句摆脱了零度写作的范畴,而满含深义,情感蕴蓄很丰富,请你找出一些语句来品味一下,然后来说一说。”接下来是学生的阅读、寻找、品味的过程,等到这一任务完成了,再分别提问。一方面大家都做了,准备比较充分,有话可说,这照顾到了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有了前期的学习,大家都会下意识地关心别人说的是哪一句,他是怎么说的,再加上一些调动学生认真聆听的提醒,作为教师,你继续请其他同学说也好,借着一个同学的答案进行讲解也好,请相关同学进行补充完善也好,发现生成性的问题从而予以深化也好,都落在了实处。效果自然会好许多。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提到古希腊毕得格拉斯学派的时候,非常赞赏这个学派的一个观点,或者说是一种作法,那就是“沉默”。为什么沉默?就是对于学习,不论什么性质的,都首先需要静下心来研读、思考,产生结果了,再将其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出来。如此,知识也好,理论也好,才会内化为一个人的修养。我们这里探讨的提问,同样如此,同样在其发生前应该有一个“沉默”的过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你提问时,学生在做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