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笔记(一)

书名:《儿童教育心理学》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图片

>> 人的生理缺陷带来人的自卑感,如果人对自卑感无法找到满意的补偿,那么,人就会有精神疾病,即心理、情感的功能性紊乱和失调。

>> 个人必须与社会构成联系。个人只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人对待社会中他人的态度,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他的心理健康。

>> 由于人格结构形成于儿童期,所以,要想找出人格心理问题的症结,只能从人的童年时期入手。

>> 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总的来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

>> 一个人的性格在十岁左右,就会靠自己的思想、行为而定型,而且会这样使用一辈子。

>> 每个人都是一幅画作,又是这幅画的作者。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于成人来说,其实就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一个过程。

>> 个体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重要科学,这不仅因为这个领域本身的重要性,同时还因为我们能够通过了解孩子借以认识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个体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心理学,它不允许理论和实践脱节。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人格的统一性,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 根据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统一人格诱发和指引的,由此可知,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 关于人的发展的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人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完美,这种追求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却无时不在。

>> 人格的统一性,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发展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它有其独特的方式和目标。

>> 所有儿童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并试图通过改善自己的环境来消除自卑感。个人处境的改善会减弱自卑感。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 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基于同一个基本事实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

>> 判断儿童是否成长的一个有效标准,就是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

>> 无法正确处理爱情和婚姻的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格的缺陷和缺失。

>> 儿童做的每件事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想要理解他所做的事就必须先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 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就是把人的行动和表达协调成一个单一的模式,这种发展从童年就开始了。

>>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含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想办法了解他的整体人格。这个办法并不是描述这个儿童的具体行为,而是要理解儿童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摆在他面前的任务。

>> 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误,这无可厚非。这些错误和其结果密切相关,集中体现了某种失败或者某种错误的人生方向。问题的根源在于人需要在心理上确定一个目标,而心理目标的确定涉及人的判断,而一旦涉及判断,就会有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 客观情景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客观印象,但这并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如何看待这一事实。

>> 我们的心理奇妙之处在于,决定我们要走的方向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我们对待客观事实的态度和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人格构建的基石,因为观点指导行动。

>> 现实给予的效果,往往是经过了人的整体人格的重整。

>> 如果在大众心理普及的环境中出现了理性常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本身决定了大众心理或理性常识,而是这两者都代表了当时环境自发的观点。通常,只有当错误的观点成了强弩之末,理性常识才会崭露头角。

>>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要追求优越的冲动。人的本性无法容忍长期的低下和屈从,被蔑视和被侮辱的感觉、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总会使人产生渴望登攀更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以获得补偿和达到完美。

>> 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作用的结果。某种环境的力量造成了孩子的自卑、脆弱和不安全感,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整个精神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

>> 在很多情况下,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远比马上解决问题要重要得多。

>> 面对价值问题的判断,保持平衡感是何等重要。

>> 我们需要借助某些方法去鉴定一个儿童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有一个简单但不绝对的办法就是让儿童双手交叠,左手大拇指在上的就有可能是左撇子儿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有很多人是天生的左撇子,而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 拥有雄心的孩子时常处境艰难,是因为他们评价的标准只局限于是否获得成功,而不是根据他们是否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来判断。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关注肤浅易见的成就,而非全面彻底地教育和培养。我们知道那种轻易获得的成功总是短暂易逝的。因此,将孩子培养得野心勃勃毫无益处,我们更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的品质,要让他们学到,面对困难毫不畏缩,把遭遇的挫折当作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 儿童行为偏差的根源并不全在学校,尽管他是在学校才初露端倪的。积极来讲,学校的确有教育和矫正儿童行为偏差的义务,但消极来讲,学校只是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弊端暴露的场所。

>> 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有建设价值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灾难。

>> 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来看,没有任何一种行为是绝对有益无害的。因为这关乎绝对真理,关乎对人生问题的正确解决,而人生问题受地球、宇宙和人类关系的逻辑的制约。

>> 当孩子偏离了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他们就无法从消极的经验中获得积极的教训,因为他们并不理解问题的真正意义。因此,有必要教导儿童不要将生命中的经历看成独立事件,它们在生命中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事件都是存在于自己整体生命的背景之下,孩子想要解释当下的事情,只有将以往的事情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结果。孩子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了解自己步入歧途的原因。

>> 懒惰的孩子就像走钢丝的人,在钢丝下面有着一张保护网,即便他们掉下去,也不会受到伤害。简而言之,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的一道屏障,也成了阻碍他们面对困难逃避困难的借口。

>> 儿童说话能力发展的快慢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首要因素就是儿童社会情感的强度。社会意识较强、乐于与别人交往的儿童相较于那些回避社交的儿童,说话能力发展得会更好一些,也更容易一些。但如果人为地减弱儿童的说话诉求,那么儿童的社会情感就弱。

>> 导致口吃的关键性因素是口吃者与别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口吃者与其他人建立联系,且必须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时候,他的紧张情绪就随之而来。

>> 有意识地控制行为的操作往往会引起功能的紊乱。

>> 虽然理清我们生活的方向与轨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试图控制生命的每个步骤、细节,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只有任凭身体肆意发挥,才能创造出生命中的艺术作品。

>> 在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并存的。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去追求优越感,我们企图通过努力追逐来获得成就以消弭自卑感。

>> 自卑情结是自卑感的膨胀和放大,它驱使人们追逐唾手可得的补偿和似是而非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结过分夸大,消减了自己对抗困难的勇气,堵住了通往成功之路。

>> 我们只有培养起孩子的独立意识,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努力的方向。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身体感到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有毅力和勇气,他们就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

>> 教育儿童的正确方法是:告诉他们,期望不通过努力就得到别人的尊重是错误的想法。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儿童培养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友好感情,教导他们:无论别人是做错了事,还是成绩不够优秀,我们都不应该轻视他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情结,使孩子丧失对生活的勇气。

>> 只有在充满希望与朝气的儿童身上,教育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 那些不敢直视大人眼睛的孩子都心存疑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品德缺失,或者沾染了什么不良习性。他们回避眼神只是表明他们不想与别人接触哪怕只是短暂的一小会儿,这也显示了这类孩子并不合群。

>> 父母的性格中如果有胆小怯懦的特点,那么孩子很可能也是如此。但这并非出于遗传,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受父母怯懦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和父母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那些在学校表现孤立、不合群的孩子,他们所在的家庭成员也都不大与人交往。

>> 一个孩子如果多年以来都是沿袭着错误的方向追逐目标和生活的,我们就不能期望只通过一次谈话就将他引入正途。教育者要有耐心,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如果孩子在进步的路上出现了阻碍,那就应该向他阐明一个道理: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 孩子心理上的自卑感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可能与身体缺陷或体质虚弱无关,孩子的成长环境也会造成同样的心理问题。例如,家长教育孩子时缺乏慈爱或者管教太严,对孩子来说都是不恰当的。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觉得,生活就是一场苦难,他对周围的环境也会保持敌对的态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儿童教育心理学》笔记(一)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