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与夜的轮回中,所有思想与艺术最终都会在死亡的暗室里找到根源。”
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读完了余华的《第七天》。
活着,死亡,苦难,抗争….
余华曾凭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中深沉质朴而又诡谲神秘的文字给我的学生时代增添了许多深度和厚度。阅读他的文字,就像亲眼目睹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人不断地向命运妥协,然后在妥协的命运中继续寻找活下去的理由。
他平静却又锋利地用文字搭建了黑色的舞台,让人一次次沉陷其中。
《第七天》,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
小说从一个死后没有安葬之地的灵魂的视角展开描写。主人公杨飞在死后的七天里飘荡于阴阳两界遇见不同的人物,发生不同的故事,在与记忆割裂的裂缝中,不断埋下不同的种子。
在我的眼中,《第七天》里,有恢弘的世界。
那个恢弘的大世界,由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组成:有美丽聪明、曾经带给杨飞昙花一现的爱情的前妻李青,有在隔壁出租屋见过的、为了生活苦苦挣扎的女孩刘梅,有生前死对头、死后好朋友的张刚和李先生,有由三十八个骨骼组成的“一家人”,有苦苦思念女儿的父母,有在“死无葬身之地”开菜馆的谭家人,有那个撕扯掉自己的袖子给他人作黑纱的暖心人,有那个被子弹在头上开了洞的可怜人,有把二十七个婴儿当成自己孩子的妈妈李月珍,有被车轧死的、身上有轮胎痕迹的肖庆,有杨飞心心念念不辞而别的父亲杨金彪,还有为给女友买墓地割肾丧命的伍超。
在人生各种无奈的结局交织下,另一个世界的记忆散落在时空的缝隙里,一个个新的温暖故事在“死无葬身之地”上演起来。
《第七天》中的文字,锋芒毕露,剑指现实。在弥漫着阴森、残酷、冷血、荒诞离奇的气息中又不乏些许温暖与感动。
读完这部小说,我甚至觉得死亡似乎变得温柔了许多。
小时候怕坟,觉得那里面都是鬼,自从有了亲人躺在那里我才明白,原来小时候害怕的鬼,是别人日思夜想都再也见不到的人。
生与死是余华作品中永恒的话题。余华常写小人物在生活中对命运的挣扎,合上书的每一个瞬间除了带给我难以言说的沉重之外,给我带来的更多是对生命的思考。
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有人这样理解死亡: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人虽然是群居动物,但终究是个体。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没有人会为我们戴上黑纱,我们都是在自己悼念自己。
然而幸运的是,杨飞和父亲终在那不可知晓之地再度重逢,父亲为他戴上了黑纱,即便在人世间无人问津,但他在另一个世界不是孤独无依的。
不论在哪里,杨飞是父亲永远且唯一的儿子,他享受着父亲所有的爱。
“人类,只有在死亡之后才变得更像人类。”
《第七天》不仅是献给所有因不幸而逝去的美好的生命,更像是献给那些努力活着心中拥有爱和希望的人们。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却看到了生活的种种幸福。为了好好地死去,我们要好好地活着。
陈锦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