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桂花渐次开放。突然想起了李清照的那首《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易安,像极了空谷中无声盛放的桂花,具有不朽的芬芳。
最近读到了一些关于描写这位才绝千年的女词人的文字:
李清照晚年过着孤独的孀居生活,她看到邻居家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非常聪颖,便想把一生的才学传授给她,可那个十岁的小女孩却说“才藻非女子事”,便拒绝了她。这个姓孙的小女孩根本不知道,她的这个白发苍苍的邻居婆婆,曾经拥有过何等美丽壮阔丰富的人生,更不知道她欲传她的才学与才情,可以成就华夏文明史上文学与艺术的永恒。
她是才女,也是一个清媚冷艳,同时内心又似水一般温柔的伤感女子。
她出生于水光潋滟的大明湖畔,父亲是文章名流李格非,母亲是宰相岐国公王珪的长女,本是书香门第,再加之有着江南烟雨的滋养,她从小便培养出了独特的气韵。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穿越千年,结识李清照是因为中学课本的一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风袅着荷香在少女的眉间舒展开来,风起浮动衣襟与长发。娉娉少女,一颦一笑,皆可温酒入诗。
因为这首词的缘故,我常常将她与《诗经》中那位“宛在水中央”的女子联结起来。长大了才知道,原来她们,都是遥不可及的伊人,只是宛在水中央的伊人生活在诗书里,李清照生活在凡尘间。
她是世人口中争相称赞的才女,更是有着“千古第一女词人”的称号,在她生活的年代,由于具有出众才情,人们便对于这一女子的身份有了加以探寻的渴望。
写罢《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后,“绿肥红瘦”开始广为传诵,芳名亦随着明丽清新的词句远播开来,更多人知道了她,了解了她,这其中就有牵绊其一生的的男子——赵明诚。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人世间见他,缘起。他们相遇之后,最炽热的柔情快速开始蔓延,因为性情相投,他们相爱、成亲,一切进行的顺理成章。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一位女子能嫁给一个她真心喜欢的男人是多么不易与难得!
相比而言,她比东晋才女谢道韫幸运得多。谢道韫与王凝之,两人看似门当户对,时人却不知,婚后的谢道韫却没有一天是快乐的,真正好的姻缘不是谁配的上谁,而是谁适合谁。
明代诗人吴宽曾有诗云“金石姻缘翰墨芬,文箫夫妇尽能文”,写的便是李清照和赵明诚。以此能窥得两人婚后生活和谐美满,真称得上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
李清照,她尽力的用女子的浪漫与柔情将婚后的生活过成了诗,任凭世间风云如何变幻,外界纷扰,都与他们无关,闲时吟诗作对,修篱种菊,相互斟酒,小酌几杯,共同憧憬美好未来,携手共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目光所至,处处都是赵明诚,她人生中最快乐的几年,应该都在他们的宅院里度过了吧。
后来她写《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其中夫妻二人的诗词游戏,被后来人传为佳话。
这对金童玉女,自婚后起便一同致力于他们共同的兴趣所在,游山、玩水、收集金石,时间就这么波澜不惊的流走了,可是,岁月静好的时光又能持续多久呢,沉浸在幸福之中的两个人,谁也不知道。
变故发生在成亲之后的第二年。生逢乱世,恰处在这南北宋之交,她只是一个女人,又怎能抵得住时代推向她的洪流呢?宋徽宗时期,蔡京为了独专朝政,给当时反对他的人都加上“元祐奸党”的罪名,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苏轼、司马光,赵家也被这元祐纷争搅得不得安宁,因夫妻各自的家人分属新党和旧党,无奈,李清照远走,离开赵家。
与挚爱的分离,是她生命里刻骨铭心的记忆,生离的伤痛比死别又能差多少呢?山高水长,实难相见。
谁知这一分离竟至三四年,这些年里,她饱受的相思之苦无人可诉,我们唯有在她所作的词句中可以窥得一二。
与君再相见,徒剩满身沧桑。
好景不长,再两年之后,赵明诚父亲的离世,使得蔡京对素来势不两立的赵家进行打压,李清照不得不随赵明诚屏居乡里,在朴素中,相依相偎十年时光。
谁念西风独自凉,夜静天清,一切繁华落幕,平淡生活中,幸好还有赌书泼茶香萦绕。身旁有爱人相伴,这样的生活对于她来说也算的上是无憾了。
这十年间,二人致力于金石文物的研究,完成了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与研究专著之一《金石录》的撰著工作。
公元1120年,赵明诚复仕,李清照和赵明诚又开始了聚少离多的生活,这对于她来说,究竟是一种幸还是一种不幸?
这期间,李清照加速了写作风格的转变。长夜漫漫,有哪位女子能忍受得了深夜寒凉,孤寂漂浮在四周,但为了丈夫的事业,她愿意默默忍受。
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公元1127年,北宋政权覆灭。同年,李清照被迫南下。离开故居时,赵明诚却远在北方。这一对苦命鸳鸯,终究还是被离散在战乱的风暴里。
生命中的第二次刻骨铭心的痛,是在两年后丈夫去世的那一刻。自此,美好的生活化为泡影,不复存在。从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国破,家亡,此后,她的作品再难见到浅斟低唱,更多是沉郁凄婉,如脍炙人口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众里寻他,瞥到曾与他赌书泼茶的杯盏才意识到,原来世间,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悲从中来,人比黄花瘦几分?
曾无数次想过要随亡夫一同去了,但是她不能。她还有比死更重要的事——守着夫君的毕生所爱,守护他们共同的记忆。心里有了念想,便不畏惧孤独。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离别都经历了无数次,再经历一次又有何妨?
《武陵春•春晚》里的一笔笔,那真是一种无人能懂的忧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可是总是会被旧物旧景击中回忆,乱红飞花,皆是心中忧愁。
如果说她生命中留有悔恨,那定是遇见了张汝州。
本以为这个人的出现会给她后半生孤寂生活带来一抹亮色、带来一份稳定生活的踏实感,却不料,这正是她悲剧的开端。
原来鼠辈张汝州接近她本就是一场精心的策划——知道李清照携带着亡夫价值连城的文物字画流离辗转,他一心想要占为己有,于是想方设法接近并骗取她的感情。她妥协了,只是想要在长久的缺乏安全感中寻求一片安稳。
婚后,张汝州凶相毕露,逼迫李清照交出先夫的文物,她又怎会屈服,张汝州怒了,她更是怒了,毅然决然地报官告夫。
李清照的心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她成功了,只是接下来又要面对牢狱之灾。半老人生经历了重重打击之后,再难在她的脸上看到半点惊慌。她不怕坐牢,她只怕辜负了先夫赵明诚——这个一生她最爱同时也是最爱她的男人的半点心血!
被释放后,李清照又过起了独居的生活。秋风乍起时,还是时常会想起赵明诚,想到他会为她披上披风,然后挽起她的手去东篱赏菊花。
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一代才女李清照逝世,这对于她,更像是一种解脱,她寻他去了,李清照与赵明诚,从此再不分离!
再读《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想起她一生中的乐与痛,细想起来,原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便是这个女人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