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这世上,应该没有人希望被人讨厌。为了不被人讨厌,我们要照顾身边所有人的感受,甚至做不到的想承诺,负担不起的要包揽。

诗人席慕容曾写道:“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对自已满意而已。”

可无论如何努力,谁都无法使所有人满意。于是,我们便被桎梏于他人的认可和期待里,无法自由。一位哲人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真正的自由,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人认可。这句话来自《被讨厌的勇气》一书。这本书,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一本关于人生的生活指南。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由两位作者完成。一位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郞(Ichiro Kishimi)。他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三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另一位作者是日本纪实文学作家古贺史健(Fumitake Koga),擅长以问答体裁写作。有人说,如果把阿德勒比作苏格拉底,他们两位就是阿德勒的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因为他们自己曾经被深深震撼,所以便致力于将伟大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

不得不提到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他与弗洛伊德、荣格一起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阿德勒的成长经历很坎坷,从小体弱多病,个子矮而且驼背。加上小时候学习成绩差,所以家里的长辈,经常拿他与又高又帅的哥哥相比较, 让他非常自卑。但就是这样一个身体不好,学习也差的人,最终不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维也纳大学,还得到了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赏识,后来还创建了自已的心理学派“个体心理学”,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成为一代大师。

可以说正是阿德勒自身的经历,催生了他的心理学理论。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与愿望,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奋力拼搏、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阿德勒曾说:将来也许没有人会想起我的名字,但没关系,因为阿德勒学派本身被遗忘,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已经从一门学问变成了人们共同的感觉。戴尔·卡耐基曾这样评价阿德勒: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

本书采用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通过一个满腹疑惑、烦恼不已的青年,与哲人五个夜晚的对话,逐渐了解阿德勒思想,最终变得豁然开朗的故事,带我们一步步走进阿德勒心理学及思想。把原本晦涩难懂的心理学和哲学问题,通过对话,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更可贵的是,书里不但分析生活中的种种烦恼,还逐一给予解决之道。比如,作者指出“现代人的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给出“课题分离”的解决办法;指出不自由的人生源自讨好型价格,给出“自由就是让人讨厌”。

甚至对于“什么是幸福”这样永久的哲学追问,作者指出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还告诉我们,“被讨厌的勇气”,也是“幸福的勇气”。正如书里所写: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特殊的价值和使命,你不需要讨好任何人,而是需要被讨厌的勇气。

【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这样,本为温文尔雅,礼貌周到的人,却会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失控。甚至还会有人在极怒之下,做出些令人遗憾的事来。那么,我们真的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失控的吗?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了怒气。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我们才会制造出愤怒的感情。

生活里经常会发生的场景:母亲正在大声的斥责女儿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于是母亲带着怒气去接电话,发现对方竟是女儿的老师后,她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平和而谦恭。就这样,母亲客客气气的与老师谈了话。挂了电话后,又转向女儿接着发火、训斥。很明显,母亲的愤怒也是一种可收可放的手段。它可以在接通电话的瞬间收起,又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马上再次释放。这说明,她并不是因为女儿犯了什么错而怒不可遏,而是为了用高声和严厉震慑自已的女儿,使她听自已的话,按自已的要求做事。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做某事,而是在想要做某事时,才采取了某种感情。

按照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观点,大多数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的原因归咎于对方。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优先选择对自已有利的解决之道,忘了顾及他人的感受。如果我们选择平静,就没有人能让我们失控;也不会因为他人的行为而怒不可遏。一个人,能在关键时刻控制住情绪,认识到自已发火的真正目的,在紧要关头依然保持清醒和理智,才是解决问题的智者。

【戒掉自卑, 让阳光洒进心房】

人人都会在不同的阶段或某一时刻,产生深深的自卑。有人因为自卑而封闭自己,也有人为了掩饰自卑,便粉饰自己的成就,或者在人前表现得桀骜不驯,骄傲自负。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夸耀自己的不幸,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的模式。比如:一个人为自己从小失去母亲而自卑,当别人告诉他“不幸只会让你更加坚强”“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开心”时,他却以“你不会了解我的痛苦!”为由拒绝,使别人便再无话可说。如此以来,周围的人就会小心翼翼地回避这个话题,以照顾他脆弱的神经。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确努力和成长的有效刺激。如果处理得当,便是成长的催化剂。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与他人比较而自惭形秽,或者刻意强调自卑的优势,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之间比较产生的差异。无论我们走在人前,还是走在人后,都不应该藐视他人或妄自菲薄,因为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的水平面上。不断的努力向前,不是为了与谁竞争,只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只有摒弃心中的竞争、比较与胜负的概念,才不会拿自己与人比较,产生“比这个强、比那个弱”的结果,不会再产生“技不如人,只能甘于人下”的自卑情结。

【三种关系】

阿德勒认为:一切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一个个体想要在社会上生存,就不得不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即人生课题。它们可以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三类。

事实上,这世上不存在单独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就算一个作家独自在书房写作,构思、打字、整理等都由自己独立完成,也依然需要有编辑、印刷人员、图书销售商的协助,才能使作品最终出现在人前。如果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人,便很容易独自感伤,甚至逃避社会、自闭等。有人选择逃避,不愿出去工作,不愿与人打交道,把自己封闭起来,独居一室,孤独度日。说到底,这一切都是由人际关系引发的问题。

除了工作关系,我们还需面对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交几位志趣相投,品德端正的朋友,是人生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交到朋友也许不难,但维护友谊却不太容易,步伐不一致、环境改变,都会面临友谊的瓦解。友情的缺失,让我们感觉孤单和无助,特别是在悲伤或者开心的时候,没有与你分享的人,更加令人觉得悲观,甚至因此失去生活的乐趣。

于是便有人把注意力转向爱的课题,希望从这里找到些许慰藉。而爱的课题,则有两方面的内容:恋爱关系和亲情关系。

很多人都认为婚恋关系是需要约束的,但束缚本身就是想支配对方的表现,是基于不信任感的作法。如果说婚恋关系不愉快,可以选择分手与重组,亲情关系就没这么简单了;亲情关系自我们一出生就开始影响我们:认知、管教方法的不同,都会给人以不同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击、生活习惯的差异,又会带来新一轮的亲情关系冲突。

但无论要面对多少困难与痛苦,亲情关系都很难选择逃避与割裂。就算最终发展到关系破裂、一刀两断,也必然要先选择面对与承受。

人,不可能离开各种关系独活于世。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只有处理好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人性的成熟。要处理好这些课题,虽然需要智慧和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先认清决定这些关系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已。一切人际关系的烦恼,都源于自身,这就是关系中的“目的论”。

假设你讨厌一个人,如果认为是对方身上的缺点使你无法容忍,那你就错了,实际是因为你先有了“要讨厌TA”的目的,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法国作家萨克雷说得好: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着你哭。

【只需做到这一点】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村上春树曾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都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似乎只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我们之所以想要寻求别人的认可,最根本的原因,是受到赏罚教育的影响。

在犹太教的教义里,有一句箴言:倘若你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会有谁为你而活呢?满足了所有人期待、得到了大多数人认可,我们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这样的生活幸福吗?

一味在意他人的视线、评价,根本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与快乐。不但如此,我们也会希望别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而活,一旦发现对方的想法和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会发怒或者指责。如此的恶性循环,终会使得人人都不快乐。《无声告白》中的一句感悟: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不为别人而活,并不是要我们任性自私、旁若无人地任意横行。而是要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离开来。比如说,孩子不爱学习,家长就会想尽办法让TA学。盯紧TA的一举一动、不写完作业就不行,请来家教帮TA进步等。这种做法,就是在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这样一来,就无法避免与孩子间的冲突,成绩有可能会稍有提高,但是亲子关系却遭到破坏,亲子关系的疏离,则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和抵抗。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进行课题分离很简单,只需要考虑清楚“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孩子不爱学习,要承担最终结果是孩子,所以这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应该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面子,就去干涉他的的课题。这不是在推崇放任主义,而是要在了解孩子在干什么的基础上加以守护。并且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其后果也会由他自己来承担。所以身为父母,只需要适当引导与鼓励,而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他,粗暴地进行干涉。

正如一条外国谚语里所说,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要强迫马喝水。当我们不再尝试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允许他人对自己的问题横加干涉时,我们和他人都会更加自由的为自己而活。

【自由的人生,就是被人讨厌】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是个惹人讨厌的人。但如果为了不被任何人讨厌,我们就学会了看人脸色,认真地研究他人喜好……这种生活的苦楚在于:你要同时应付所有人,即使他们的观点不一、爱好不同、要求各异,你也要全部接受。

事实上,就像我们会讨厌别人一样,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会有人讨厌我们,这本是生活的常态。如果天天琢磨自己哪点招人讨厌,哪句话说得不对,哪个动作不太恰当,以后又该如何改进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等,生活便徒增许多烦恼。

照顾了别人的喜好,却忽略了自己的人生,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自己。

那么,如果不再讨好别人,又该为自已的自由人生做些什么呢?书里写道,关于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王尔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别人都有人做了,你做自已就好。做自已,就意味着按照自已的意愿生活,不为了迎合他人而磨圆自已的棱角,也不会为了他人的期待而放弃自已的坚持。想要自由的生活,就必将付出代价。而身在人际关系之中,自由的代价便是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已的生活方式。

但这却并不是说,我们要故意地惹人讨厌,或者非要做一些令不齿的事;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而是做到课题分离。也就是说,我们只做自已认为该做的、和正确的事,不过多地考虑会有人不喜欢,因为那不是我们的课题。简单的说就是:我的事,是我的课题;而你讨厌我,是你的课题。我们各自为自已的课题负责,却不要去试图干涉对方。

总结

以往,受弗洛伊德“原因论”的影响,我们认为生活中的所有境遇,都是由以前的经历造成的。我们的际遇、性格、认知等,也都能从原生家庭找到答案。往事不可逆转,所以人生就多了些宿命的无奈……

阿德勒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过去的事,一定会给我们造成一些影响,但经历本身并不能决定什么。给那些经历所赋予的意义,直接决定了我们如何生活。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谴责原生家庭的伤害、伤怀挫折与打击,不仅与事无补,还会令我们陷入“决定论”的泥沼。事实上,抱怨现状,却又不愿意改变,只是我们自己不愿改变。因为与面对变化可能会带来的不安相比,保持现状会更加轻松和安心。

这本书给我们的第二个颠覆性观点是,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三大人生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其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以及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解决这一烦恼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进行“课题分离”。先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分离开。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由此,我们便无需背负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同时别人也不需要为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当我们清楚,自己所作的一切选择,都遵从了自己的本心,不讨好也不怕被人讨厌;当我们学会进行课题分离,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许他人来干涉我们;当我们明白,对他人有用,为他人考虑,才能拥有更多……

当我们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也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