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家长对零用的定义:不必花的钱。因为一日三餐、学费、衣物那些必需品家里已经供给了,给孩子买糖果、零食、夏天买解渴的冰棒的便叫做零用钱。
那个年代,每个小孩都不会有太多零用钱,却不愁没有玩的。同一起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小伙伴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跳皮筋、等等,都不必花钱而感到满足与快乐。那其中的乐趣,这个年代的孩子们是无法体验到的。
渐渐长大了,男孩、女孩都不再男女不分了。便不是“我跟你一起玩”那么简单了。男孩子会暗恋一个女孩子,女孩子亦或暗恋另外一个男孩子。趁着春光,最好是大伙儿爬山去。男生可以借口帮忙,义不容辞拉着他心目中那个女孩子的手,那种甜入心头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青春的岁月,女生的零用是男生,那呵护般的感受,是巴望的零用,其实是需要人而不是需要物质金钱。
当然,也有被拒绝的, 或懵然不知的。这时,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
古今中外在情感的多情和无情当中,人们通常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不会替对方设想。
北宋诗人苏轼没有。
有一次他很想认识一个美丽的少女,与她讲讲话,结果人家很无情地离去。故苏轼写到 “多情却被无情恼”,这种真性情,这种自我调侃和自我解嘲,大概只有苏轼有。他不侮辱自己,也不侮辱对方。
晚年的歌德,追求爱情而不得。故将“遗憾的留用“ 化作内心深处的悲凉。《玛丽恩巴德的悲歌》这首诗,最深刻、最成熟、出自耄耋之年的歌德之手、真正有着秋天之热烈的晚年之作。,被称为“内心状态的日记”,也许歌德的人生日记中没有哪一页有如此这般的直接袒露——这是悲怆地追问和哀诉内心最深处感觉的记录。
美好的幸福回忆中,这位年迈的大师以最精美的形式写出了关于奉献与爱情的感觉中至为纯洁的诗行:
如今,花朵尚未绽开,
再度相逢,我该有怎样的期待?
或许是天堂,或许是地狱,
我的思绪,竟如此踌躇!
世界不是还存在?那些岩壁,
难道不再顶戴着神圣的日影?
我们胸中的纯洁怀着一份渴求,
出于感激,心甘情愿把自己奉献给
更高贵、更纯洁、素不相识的人,
向那永远的蒙面者展示自己的秘密;
我们称之为:虔诚!——当我站在她面前,
我觉得自己享受到了这种极乐的顶点。
……
为人母亲了,零用的概念变成了对儿女的寄望。如若儿女上进心强,正直善良,那是父母喜出望外的零用;儿女缺乏上进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品质,非但没有给父母零用,反而变成了父母的负零用。
反观父母,不成为孩子的“负零用”。需成为一个富于活力与热情的人。通过一种不把世界看得过于狭小,以至于使人难逃厄运的世界观,战胜生活的痛苦和不幸。被数次的失败就击倒,不能认为是多愁伤感加以赞美,应该被看作缺乏活力而给予惋惜。
泰戈尔说: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
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眼里,活力与热情从来都是一样。
花开堪折直须折,最深刻的体会居然在衣服上。
多美丽的衣裳,省着穿、舍不得穿,过了那个季,再拾掇起来,镜子前望望,过时了?身形没变化啊,就是不对。
一件衣柜里的旧真丝衬衫,针痕的地方触碰一下,竟然碎成了点点粉屑,正如张爱玲的话:“陈丝如烂草”。
美丽,存在于针尖上的一点,成为“季节的零用” 。过了,就过了,留下的只是回忆。此后,望着旧时的漂亮衣服只会心生怅然。
年轻时,杜秋娘写的《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一世的浮沉之后,她更看清楚了时光在变怎样的魔术吗?
堪折的花朵或心爱的衣服原是警示,好像惊幻仙子的偈语。提醒人们好景只有一瞬。而喜欢的衣服别放着,在最好看的时候就尽量穿它,莫等到景物全非,已经是追怀的心情了。就好像突然涌过来的花香,那一瞬,香气弥漫,嗅觉中似有还无的那种颤动,堪称感官经验的极致,就在下一瞬,香气过去了,留下的只是迷惘。
“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 毕竟,那是苏东坡的豁达,不属于女性诗人的纤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