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典音乐,人们经常有这样一种认知:它因为脱离了所处的时代,所以不再流行。然而这在乐评家、钢琴家查尔斯·罗森看来是错误的。像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家,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的时代并不受大众欢迎。他们能获得经典地位,更多是因为挑战了当时坚实的音乐传统并影响了一大批精英听众,为音乐赋予了更多的可能。
对于小众与流行的讨论,不免要回到“音乐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来。罗森精确的音乐演奏直觉和广阔的人文学科视角,让他的分析拥有了寻常乐评所不及的内涵和广度。不过相比文化史式的分析方式,他更倾向从音乐本身出发、拒绝外界意象的介入,毕竟音乐不会轻而易举地顺从任何比它更宽大的语境,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作曲家生平。也许你会困扰古典音乐的解析符码过于艰深晦涩,那罗森的文字能帮你化解这一难题。傅聪曾评价罗森是“音乐界的钱钟书”,罗森能在广阔的视野中紧扣音乐本身,带领普通人领会音乐的意义,如何在无意义与不明确的边缘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