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省时、高效地学习和进步

总论:学习后要进行笔记、反思、总结、讨论,否则你永远只是在他人的思考中洋洋得意着。

  • 1,    暗时间:习惯将问题放入大脑的潜意识思考
  • 2,    习惯于专注所带来的成就感
  • 3,    设计自己的目标进度条,不要过早地退出尝试的循环。原始的大脑常常使我们高估失败带来的损失和困难产生的心理障碍。
  • 4,    学习时,因为作者习惯的文法和自己习惯的文法不尽相同,所以

(1)应当用自己的话将学到的知识重复一遍,加强记忆与大脑熟悉数据的强联系。
(2)将知识抽象,使得这种强联系的范围更广,试用性更广。

  • 5,    创作复习的机会,复习的效用是学习新知识效用的千百倍:能重新记忆、看到知识的其它面向。
    (1)将知识说给别人听
    (2)整理笔记
    (3)将知识点按照主题串联并书写
    (4)虚拟经历
    (5)再次抽象和推广
  • 6,    专注精神除了能带来表意识的全功率运作外,更能使问题和知识植根于潜意识,长期看来,同一段时间内,效用是不专注时的数十倍。
  • 7,    学习习惯:
    (1)搜索(google&wiki);
    (2)做读书笔记;
    (3)将问题放到脑子里入睡;
    (4)多看心理学书籍;
    (5)学习新知识时的三个问题(1)它的本质(2)第一原则(3)知识结构;
  • 8,    时间和效率:
    (1)乘着对一件事有热情,一股脑把往事开头难的那个阶段跨过
    (2)重要事情优先,大块时间完成
    (3)对未来的学习进行提前积累
    (4)总结(它的效用极大)
    (5)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阅读分类
    (6)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教程来学习主题
    (7)只读经典,康德一生仅500本藏书
    (8)在一本书中进行选择阅读,不用全读,即使它是经典
  • 9,知识结构
       元知识(本质/非本质),专业知识(本质/非本质)
  • 10,习惯的养成:习惯能加强习惯自身的惯性
      (1)承认改变的难度
      (2)兴趣驱动外,要进行系统规划
      (3)欺骗大脑中的低级模块和反射模块
  • 11,看一个人,要看他的朋友和兴趣,他的阅读和他见的人

第二部分:人类心理弱点产生原因:

  • 1,    滞后的进化
    人类大脑的进化是由于20万年的原始社会中DNA不断淘汰和改进而产生的,到近几百年的工业社会和近数十年的信息社会的社会中,人类大脑还未来得及适应。
    滞后的大脑模块具体表现为:嫉妒心、虚荣、寂寞、无法正确估值未来的困难、食欲和性欲过强、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逻辑思维系统不严密、天真的条件反射、决策判断过于依赖情绪系统、缺失充分条件时大脑喜欢“自圆其说”、大脑的高级认知模块常屈从于反射模块、过于害怕社交失败、因为远古DNA产生的恐惧错位、自利归因。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远古人。
  • 2,    生存、繁衍的需求大于幸福的需求
    人类大量存在于地球的结果说明人类的DNA多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而非个人幸福。
    为满足20万年来大脑落后的生存(繁衍)需求(然而这些需求实际上过于落后,并不适宜于现代社会生存繁衍法则),人类常常牺牲自己的幸福。换句话说:我们去屈从于原始大脑舍弃幸福而做无用功。
    因此每个人都得学习“幸福课程”。

第三部分:书写

  • 1,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1)    对思维的备忘和缓存
    (2)    启发、延伸思维的广度和宽度
    (3)    可做反思
    (4)    可做分享、交流
    (5)    文字自己也会思考
  • 2,    写博客
    (1)    一个人只能与同阶层的不超过一百人保持出色的关系,但价值博客能数量级地拓展朋友圈子和结交高质量的朋友
    (2)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学相长
    (3)    讨论是绝佳的反思和open mind
    (4)    激励你持续地学习和思考
    (5)    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社交简历

第四部分:抽象总结

  • 1,    生活就像一条漫长的跑道,在你遇到障碍的时候,如果你总是屈从于大脑的低级模块,选择绕过,那么你最终将越来越发现只能绕过障碍,而无力半开。如果你大多数时候选择搬开障碍,虽然从表面上看,跟那些绕过障碍的人相比,你的速度慢了很多,但随着你越来越熟练地解决障碍,最终你的速冻将远远超过总是“抄近道”的。
  • 2,    直接问到问题的答案同时意味着你永远倒要靠别人的大脑来获得答案。
  • 3,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
  • 4,    核心竞争力:稀缺的、市场需求而且附加值高的、可持续发展的。
    (1)专业技能(2)跨领域技能(3)学习能力(4)性格要素

原文来自豆瓣用户 高等游民白乌鸦 的书评。

最后原文链接里有这本书的下载链接。

 

来自作者刘未鹏的博客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很多人看了书中的故事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兴趣最重要。然而,我觉得区别他们和其他人的,并不是他们拥有超过常人的兴趣,而是他们拥有超过常人的毅力。

其实人天生就对新事物怀有好奇心,难以找出谁没有对任何事物或领域产生过兴趣,然而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兴趣只能持续几天,当遇到第一个困难,第一道坎的时候,他们就熄灭了,然而另一些人的兴趣火花会变成火苗,火苗会变成火种,一直稳定的燃烧很多年。区别他们的并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面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一个人有专注和持之以恒的性格,即便在一个没有多大兴趣的领域也能成为专家(更何况,兴趣的很大一类来源就是“我擅长做这件事情”);反之就算有兴趣也很快会被一些冷水泼灭。

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

它需要的只是你在一个领域坚持不懈地专注下去,只需要选择一个不算太不靠谱的方向,然后专心致志的专下去,最后必然能成为高手或者绝顶高手。世上有很多成功带有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或出身环境,但至少这一样,被无数人复制了无数遍,否则就不会存在学校和教育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暗时间》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