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勒内·夏尔《愤怒与神秘》
又一本诗集,这是朋友的诗集。前段时间她提议我们俩换书看,于是我给她带去两本小说,她给我带来四本诗集。她也写作,她写诗,读过这本诗集后我觉得她受勒内·夏尔影响很大,她的诗有与这本书似曾相识的风格。
我们并不是同一类型的人,但每次见面总是两三个小时也聊不够,而且不需要任何寒喧作铺垫,话题直接进入书、电影、诗、哲学,等等一切直抵思想的世界。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三生有幸。
与前面读过的诗集不同,夏尔的语言极其丰富,不仅词汇量丰富,词语排列组合的方式也呈现出多种面貌多种风格。他像玩乐高积木的高手,打破常规拼法,拼出一些常人极少见到的形状。
创新,是作者对写作的贡献。对优秀古老文化的传承固然重要,若不懂得创新,这种传承就没什么生命力,最终不仅达不到传承的目标,反而削弱了古典文化在今人心中的份量。汲取前人经验的同时,自己努力在上面添一块砖,加一片瓦,留下自己能付出的力量,这份经验就会越来越壮大,人类的进化,文化的繁荣便由此而成为可能。
夏尔的诗作有一点像泰戈尔的,大多没有标题,也不需要标题,有些仅一段,有些仅一句。泰戈尔的文风比他美,但他的思辩性哲理性比泰戈尔强。他有他的热情烂漫,这份烂漫被他用清醒的觉知控制住了,他写得很克制。他的诗句中有一种端庄感,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这大概因为,他不仅是个诗人,他也是个思想家。诗人凭血管里的热血和丰富的想象就可以做到,思想家却不行。那是孤独的劳作,是把火焰置于冰中观察的结果。抄写了他的几句诗,又想起索雷斯库说的,所有的事物我都要爱上两遍。他们或许不曾相识,但在意识中,在诗的世界里,或许也曾像我和我的朋友一样交谈。
1 太多人等待着暗礁把他们托起,等待着目标把他们跨越,以此定义自我。
2 要能从树木的心脏走向果实的狂喜,而未欺骗飞鸟。
3 我那为了抵达与当下相遇而被造就的妻子。
4 活下去,为了能在某一天更加热爱那些昔日你的双手在那过于幼小的橄榄树下仅仅轻抚过的事物。
5 时光将一点点修剪我的容颜,仿佛一片尖刻的耕地中一匹劳作不息的马。
6 每个人都会活到把爱补全的夜晚。
7 请你不要在结果之车辙上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