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苏珊·桑塔格《心为身役》
问:你总是成功吗?
答:是的,我百分之三十的时间成功。
问:那你就并非总是成功。
答:不,我总是成功。百分之三十的时间成功即总是成功。
这本书太喜欢了!没翻开之前,我对它有各种想象,但我并不知它是苏珊的日记,虽然封面上小字标注着1964-1980,我一开始以为是随笔集或什么的。
前面的序言是苏珊的儿子戴维·里夫写的,显然这是苏珊没想过要出版的东西,经儿子整理后出版。这样更好,如果写时即抱着出版的目的,日记很可能不是真实心路的记录,会变成一种表演。
日记的第一天是64年5月5日,写苏珊与同性恋人艾琳的事儿。OMG!这么生猛的嘛,不愧是自由的美国,中国走到如今的21世纪,女性才刚刚从男权的社会中挣扎着站起来,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即可以想爱就爱,想性就性,我喜欢的是男人还是女人,关你鸟事?
随后又一次发现,为什么我喜欢的那么多杰出的人,他们都是同性恋,或最终走向同性恋?同性之爱真的有那么吸引人吗。很多艺术家一开始笃定:我是直的。然后某一天突然被一个同性恋人掰弯,浪子一去不回头,异性从此是朋友。
我更愿意把这看作是对性别的一种突围。在人生诸多藩篱中,性别是与生俱来的一道。具有冒险精神的人,迟早会有那一跃,去看看篱笆另一面的风景。同性之爱是一种,变性是一种,雌雄同体活着也是一种。
虽为日记,却并没有琐碎的柴米油盐记录。中国人写日记,喜欢记每天干了些什么事。听说有几位文学大家的日记俭省到只记每天买了何物,去了何方,见了何人,心情意识什么的一概没有。这样的日记会有人看得津津有味吗?这样的日记与我们的日常有什么不同呢。就算贵为天子,出恭时拉出的也是大便而不是黄金。奇怪的嗜好。
外国人记日记喜欢写心情、思想,意识流,所以日记通常成为了解这个作家的窗口。苏珊对艺术的感受力远胜过对生活的感受力。一谈到写作,艺术比较,电影或艺术家,她就充满自信,所谈言之有物,让人忍不住对她的见解发出惊叹。可是一回到生活,回到人与人的相处和感情之中,她就犹疑不决,像一个不知如何去取悦成人世界的小女孩。
看到这个在艺术和思想的领域悠游自在的女思想家写下这样的句子:艾琳,以爱的方式对我的第一人,+我满怀感激地接受其爱的唯一一个人。看到这里时简直要为她心酸落泪。她多么渴望爱与被爱啊。因为顶嘴,因为反驳母亲,她被母亲掴耳光。母亲似乎经常打她——也许是小时候,这让她心里很受伤,尽管如此,她还是渴望得到母亲那有限的爱。
她什么都没有告诉我们,又把她的心整个敞开了。日记中看不到她生活的轨迹,都是如幻灯片中一个个不断切换的画面。有时是几本书,有时是一幅画、音乐或几场电影。大量的名词,人名、书名、影片名,更多的是一句强烈的情绪表达或一个一闪而过的思想片断。
日记开始时,苏珊三十多岁,戴维还很小,这本日记记录了她16年的中年生活,637页,可是光64、65两年就占了202页,近三分之一篇幅。她后来的岁月中日记有所中断,还是这两年发生的事太多,对她特别重要,让她产生对纸的依赖和倾诉欲呢?
在65年8月29日的日记中她写:
现在我真尝过了痛苦的滋味。我扛过来了。我一个人——没人爱+没人去爱——这是以前这个世界上我最害怕的事。我沉到了谷底。我现在走出来了。
在过去一直信任的那个人弃我而去——这个人我奉为自己可不可爱的仲裁者,+创造者。我感觉极度孤单、与世隔绝、毫无魅力——我以前从未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自己不可爱。但是,我尊重这个不可爱的战士——挣扎着幸存下来,挣扎着做到诚实、有正义感、可敬。
在这个日期之前,她和艾琳分手了,艾琳离开了她。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爱情,越是强烈的以爱为联结的情感,失去时心里的空洞就越大。我还记得多年前在一个万念俱灰的冬天,我坐在家里的楼顶上边晒太阳边读《易经》,每一次合上书,都有一股想从楼顶跳下去的冲动。书拉住了我。后来想着:死神,我不去找他,他迟早也会来找我,何必着急。
苏珊曾在日记中写,在某一个时期,若没有戴维,她会自杀。孩子牵住了她,母亲的身份拉住了她。思想、感受敏锐如她,体验到的痛苦只会比常人更多,绝不会少。而她又不屑于麻痹自己,不屑于靠转移注意力假装那些伤痛都不存在。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事情你却觉得难以忍受呢?是的,是的,那些事情确确实实让我感到痛苦,好像刀子割在身上一样痛苦。也许很多人把它当成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或者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的一部分。可是我想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不想忍受时就要反抗,尽管力量微弱,效果不佳,但我不想做自己人生的骗子。
苏珊,谢谢你,让我看到你的荣耀和苦痛。我希望看到你超越这个苦痛。
这本日记还没读完,待读完全书,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再分享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