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突然,想起一阵敲门声》 -埃特加金句

读【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突然,想起一阵敲门声》

金句这事儿,我一向不是特别关注的。手上这本208页的小书,重点也不是金句。这本短篇小说集薄,轻,有趣。若闷着头读,一天也能读完,但我舍不得,就像一块美味无比的糕点,舍不得一口气吃完,每天掰下一点儿细细琢磨。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产生了写作冲动,这是比较文雅的说法。实话实说就是:想做一回东施,效一回颦,把作者那些引起我兴趣的主题用我粗糙的文字写一遍。我自知这是暴殄天物,可有句话说得好,癞痢头的儿子——总是自家的好,别人的文字再好,终是水中月,镜中花,自己写得再赖,也是从心窝子里掏出来的。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仿写的事儿以后再说,书里有几句话实在喜欢。读时默念一遍,本子上抄一遍,此处打一遍,回头自我欣赏时再看一遍,全当背书温习了。写得这么好又这么漂亮的文字,实实在在,的的确确,值得我记下来。

金句一:正面的谎话要比负面的难编得多,通常,你要是告诉别人什么坏事情的话,他们是不会怀疑的,因为他们觉得那是正常的。但你要是编造什么好事情的话,他们就要起疑心了。

这句话出自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谎言之境”。我不是喜欢撒谎的人,但回顾三十多年的人生,撒过的谎也着实不少。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撒谎是什么时候以及撒的是什么谎了。或许大多数人和我的情况差不多,在我们还没学会撒谎时已经听到过太多谎言。大人们出于某种目的或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甚至仅仅是逗孩子一下,对孩子们撒谎。不能怪他们,他们小时候也是在谎言中长大的,人总是首先被骗,然后学会撒谎。

一年之中有一天非常适合撒谎,如果哪个有心人把这天人们撒过的谎收集起来,世界上一定没有这么大的箱子能装得下。你猜到了吗?四月一日。

金句二:每当那时,我都会叫她从三四个不同的角度详细回顾发生的事情,问她一些问题,并跟她讨论,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百分之九十的情况是,显然错在她身上。

作者显然逻辑思维非常好,这本书处处可以看出作者的聪明,不是他故意显露出来的,都藏在他笔下人物说的话里和行动里。

上上面这句话,适合应对所有吐槽。如果我们学会从三四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生活中发生的闹心事儿,心情大概会平静愉快得多。这个实操起来非常难,若有同伴协助会好些,不好的在于,分析到最后,问题总会出在自己身上。

金句三:最受不了的还是那些故事本身,总是珍贵的,总是森林里没有犬牙和爪子的动物;谎话连篇,讲的都是比死还无聊的“童话”世界。

我一直奇怪我为何不喜欢童话,连带着这份不喜欢也遗传给了儿子。以前晚上陪他读故事书,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他听一遍就不想再听第二遍了。我自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童话可听可看,但我听过的比这精彩,那是外婆讲给我听的故事,内容大多是民间传说和她想象的结合。到我自己可以看童话书时已经比较大了,我一直以为是年龄的原因(没有在对的时间遇到童话)导致我的不喜欢。可是儿子呢,他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回答是——没意思。没意思,那可不就是无聊吗?公主总是遇见王子,公主无论经历什么磨难,最后总会被王子救活并过上幸福的生活,好人的结局都很好,坏人一定会受到惩罚。这样一个无比正确的世界,是不是有那么一点无聊呢?

金句四:他们(偷情者)好像获得了额外的生活,这段生活不一定更美好或更有前途,但想到这是凭空多出来的,并不会取代原来的生活,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偷情,或说出轨是小说中常见的主题,小说中的出轨大多因爱情而起。比如安娜·卡列尼娜,沃伦斯基明显比她丈夫英俊,聪明且更具吸引力;包法利夫人也是这样,安稳的生活,忠厚老实的丈夫并不能令她满足,她一心渴望强烈的爱情,不惜飞蛾扑火。这样的偷情比较能令人理解或说同情,毕竟偷情者向往的是比现在更幸福的生活,但因投入的感情,也变得极其危险,假如偷情双方投入等量深厚的情感,势必会将过往生活一把推倒,艰难重建,这往往是偷情一方的美梦,总会有另一方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放弃感情,回归生活。一旦阵地失守,等待安娜和包法利夫人们的只有凄凉结局,悲剧是必然的。

而现实生活中的偷情却不是这样,更常见的是,明明妻子美丽贤惠或丈夫优秀,被出轨时人们会猜想——那个人不知是何方神圣,竟吸引她/他至此?待真相大白,岂止令人跌破眼镜,镜片简直要跌得粉碎!怎么解释查尔斯王子不爱戴安娜就是爱卡米拉的现实呢?然而这还是爱情。看了埃特加这段话,我终于了解了偷情者心理。他们偷情并不为获得爱情,甚至也没有想过放弃婚姻,而只是想从现实中生出第三只手,偷得一份额外的生活。既然是额外的,那么只要与现实不同,能把他带到另一种生活去,就有足够的吸引力。

金句五:有时候,我觉得生活就像陷阱。你走着走着,冷不防就掉进去了,然后那个陷阱会“啪”的一声合上。困在里面——我是说困在生活里面——你永远都不可能逃脱,除非自杀,但自杀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逃脱,倒更像投降。

死亡具有一种致命的诱惑,因死后的世界对活人而言陌生而神秘,谁也没去过,去过的都回不来,没法给活着的人传授任何经验。天堂或地狱,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生活的陷阱让我想到捕蝇草,一种长得像贝壳的吃虫子的植物,当苍蝇或其他小虫子闯入时,两片贝壳叶“啪”一声合上,越收越紧,之后虫子在里面慢慢被消化。再往下想就有点触目惊心了,当我们跌入生活的陷阱,叶片越收越紧时,我们能否像偶尔奋力从叶尖小缝中挣脱出捕蝇草的小虫一样,从生活的陷阱里突围出来呢?这陷阱各种各样,防不胜防,苦难,欢乐,都是它披的外衣。

书中喜欢的句子绝不止这么多,这本书给我带来不少惊喜。一半的篇幅我很喜欢,一半的篇幅令我无感,唯一不喜欢的那篇恰恰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那篇。

小草在长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突然,想起一阵敲门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