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美好的七年》 -岁月之河的浪花

岁月之河的浪花

——读【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美好的七年》

大致而言,看到“美好”二字,想起的总是些温馨的场面。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朋友久别重逢,一张张笑脸,美丽宁静的山川。很难想象,恐怖袭击,接到陌生人的推销电话,父亲的不治之症,在两幢楼之间的一米空隙中建一个窄窄的房子,这房子还是母亲年少时的生死存亡之地,开车带着妻儿去户外突遇炸弹袭击,一家三口得趴成三明治,很难想象,这些“糟糕透了”的经历能成为美好的记忆。

马尔克斯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这本书是作者埃特加的非虚构作品,或许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真实,即使是随笔或散文,多少也会有创造的成分在里面吧,而且很多事情,当时经历和事后回忆感觉未必相同。我好奇的是,埃特加为什么选择写这些?首先肯定是这些事令他印象深刻,那么这七年生活中其他的那些经历呢?两千多个日夜流淌过去,只有这薄薄一本书中的事在他心中卷起浪花,其他的七年,随着时光流逝会渐行渐远直至遗忘,书中的七年被写下来定格成永恒的瞬间。

埃特加的父母是二战中的幸存者,或许正因为亲历过残酷的现实,看到自己的亲人在战争中遇难,他们对生活尤为珍惜,乐观坚强地面对一切苦难。他父亲的那句:我喜欢在到达谷底时做决定,因为没什么可失去的,怎样都是赚。这句话很令人震动,结合自己的生活想想,我也常在谷底时做决定,但说不上喜欢,因为很多时候正是拖延症把我带到谷底的,在下降的过程中,没有阻止,就一路滑到谷底了,然后被形势逼迫得不得不做一个决定。

七年时光,说长不长,也绝不短。七年间,埃特加的儿子出生长到七岁,他的父亲得癌症去世。即便文中动荡不安的中东是他每天生活的日常,这七年,所有亲人围绕在身边的七年,也是不一样的吧。失去父亲,他失去了永远保护着他的人,得到儿子,得以陪伴儿子的点滴成长,这对任何一个做父母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父亲的离世,会成为他心中永远失落的一角,但换个角度来看,父亲并没有走远,父亲从此活在他心中,活在他的思念里。

生活是海洋,人是行走其间的浪花,海洋又怎会骗她的浪花!

小草在长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美好的七年》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