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自我才会懂得爱——读(德)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放下自我才会懂得爱——读(德)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跨年之际,与书友共读这本《悉达多》,意义非凡。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年的钟声将在今晚午夜敲响,这不就是时间长河中一个永恒轮回的点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今年的我和去年的我,中年的我和少年的我,有何区别?还是这一切都是虚幻,如同此时此刻已经死亡,躺在我面前桌上的一个小虫。它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如丝的细脚徒劳在空中挥舞,不仔细看,都看不出它还有一丝动静。我尝试钻进小虫的身体,尝试进入周围无数种声音和躯体,尝试像个桌子椅子般存在。可是我不能够,因为我放不下“我”。

译者杨武能先生把这本书归类为德语文学中的“成长小说”,这点不能赞同。情节上,本书核心是悉达多一生的成长历程,但我更愿意把它归类为我心中的“灵性小说”。这是一本触及灵魂的书,它探索的是人生存本质的问题。我喜欢这类书籍,因为我觉得生存本质很重要,比一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更重要。这类问题的探索从来就是辛苦甚至痛苦的事。瞧吧,我已经用了太多的“我”,就是这个“我”,这个放不下的自我,这个一切问题都要以自己为中心的思考支点,阻碍了成长之路,阻止了爱的途径。

悉达多的前半生,是一个努力求索又努力放下的过程。无论是长途跋涉漫漫苦修还是堕入红尘享受情爱,他的本质其实未变。果文达的信仰是种未加思索全然接受的信仰,他跟随乔达摩,信任乔达摩,依赖乔达摩。悉达多不如此,凡是思想观念,他都会多问一次:为何?他对一切都不全然相信,对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的思想,他也同样持怀疑态度。这样的人极少见,却是天生的思想者。他兜兜转转大半生,等他悟到之前一直阻碍着自己的正是那个放不下的“自我”,是那个不懂得爱,对世间一切都存着一丝轻蔑的自己时,时光和挫折赋予他礼物,把他重又变成一个小孩,以平静和爱的心灵重新面对世间万物。可上天并没有如此轻易成全他修行的心,派来他的亲生儿子,他年轻时的情人再次考验他的心。

人活一世,能做什么?

我无宗教信仰,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唯爱而已。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我们执着于自我,我们是不懂得爱的。执着于我,就难免以自己意志去左右他人,控制他人。执着于我,就难以给我们所爱的人自由,而自由难道不是这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吗?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生到死,我们必会一路收获,一路失去。很多珍视的东西不得不一一告别,很多痛苦烦恼欲念的坑不得不跳下去再爬起来。我们是否能像悉达多那样幸运,在经历这一切以后还能回头做个孩子,还能一切重新开始,还能遇到一条诉说一切接纳一切的生命之河。与其说他幸运,不如说他得益于超越常人的勇气。我们能否向他学习不逃避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还是一次次绕过去,躲入万丈红尘的轮回?

从前并不懂得轮回是什么,看了悉达多,有那么一点懂了。轮回不是前世今生来世,不是简单的因果。那些真懂得爱的人已逃脱轮回之苦,他们不是如石头般的存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放下自我才会懂得爱——读(德)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