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心中涌起了戴望舒的雨巷。书中的女孩渡边博子就如那个丁香般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不同的是,雨巷中的姑娘是“丁香空结雨中愁”,她的优愁、怅惘、凄清是没来由的,或许只源于一段心事。博子的伤感优愁却是源于生离死别,源于失去深爱的男朋友藤井树,这种优伤便不仅仅是凄清和惆怅,还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心痛,是每每思念时的无奈。
在男友藤井树两周年祭时,博子在他家发现他中学时代的毕业纪念册,按照当时登记的地址写信给他,却意外地收到了回信……
看起来像是个灵异事件,却那么真实地发生了。随着信件的往来,博子发现回信的并不是她思念的男友,却是另一个女孩——藤井树。这一男一女两个“阿树”不仅同名同姓,还是初中三年的同学。博子请求女孩阿树给她讲男友中学时代的事,随着女孩在信中不断地回忆,一段当年隐秘的少年情感渐渐浮出水面。原来女孩就是当年同名男孩一直喜欢的人,只是她懵然不知。
两个藤井树分别后,长大的男孩爱上与当年的女孩长相酷似的博子,求婚后却因一次登山葬身雪山之中。
整个故事优伤却又处处透着温暖,就像一只受伤的猫温柔地舔着自己的伤口,等待时间来愈合。
日本人对感情的表达很节制,似乎什么都是淡淡的。淡淡的悲伤,葬礼上,周年祭上也没有悲天怆地。女孩藤井树得肺炎病得快死时,妈妈和爷爷意见虽有分歧,却也没有暴怒的场面。
从日本文学可看得出,他们习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控制在一个不影响他人生活的程度上,过于强烈的情感表达,在他们看来仿佛是很不好意思也很奇怪的一件事。
“想着铃美对秋叶的感情,秋节对博子的感情,博子对藤井树的感情,藤井树曾经对同名同姓的女孩的感情,以及那个女孩现在对曾经同名同姓的男孩的感情。”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
这是书中的两句话,我看了很感动。在爱情的世界里,我爱你你不爱我,他爱我我不爱他,或者我爱你你却爱着他,实在是太平常也概率太高的事情了。即便好运地遇上我爱你也正好被你所爱,还有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误解呢,还有可能倒霉地经历突如其来的意外的离别呢,所以真正拥有爱情又能终成眷属的幸运儿实在少之又少。
无论经历过什么,就像书中所说的——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
你好吗?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