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森林——读(美)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

春雨孱孱,独坐室内读这本小书,不时拿纸巾擦掉渗出眼角的泪。这是一本感动人心的好书。若你也是书虫一个,这是本不容错过的书。

这是一本书信集。生活在纽约的作家海莲·汉芙和在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里工作的店员弗兰克·德尔因书结缘。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弗兰克不遗余力为汉芙搜寻她喜欢的书。作为感激,经济并不富裕的汉芙在得知英国当年食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时常为弗兰克及其同事邮寄鸡蛋和各类肉食。天长日久,默契渐深,他们彼此间结下深厚情谊。

书店成了朋友们口中“汉芙的书店”,汉芙的朋友到伦敦,会代她去看看她的书店。汉芙的慷慨得到书店老板和六位员工的感激。她的信写得幽默风趣又充满真情。弗兰克的妻子,邻居老太太,书店其他员工,一个个参与到与汉芙的信件交往中来。隔着大西洋,友谊如季风般飘来飘去。

图片

第一封信写于1949年10月5日,是汉芙向书店发的订购请求。最后一封信写于1969年10月,弗兰克的女儿希拉写给海莲的回信。弗兰克于1968年年底去世。二十年间,弗兰克一家及书店员工们盼望汉芙到英国一游,可汉芙始终未能成行,倒是她的朋友代她去了几次。汉芙嫉妒地说:“为何你能在我的书店里悠游,我却只能在这破公寓里写劳什子剧本呢?”她多想踏上那片土地,去追寻英国文学,她却只能借助电影和朋友的斜述来了解伦敦。然而最后,她也释然了。“环顾我的四周……我很笃定:它们已在此驻足。”她向往的,通过弗兰克的努力,已经一本本立在她公寓里的书架上。

如此之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默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明。不仅是友谊,不仅是爱,更多是两个灵魂的共鸣。所以这情谊引得弗兰克的妻子诺拉生出嫉妒之心:他们二人如此有共同话题,如此默契,书信往来如此愉快!所以汉芙说:“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还想说一点的是汉芙的购书原则。“我从来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她的办法是先去图书馆借书来看,看完后再确定是否值得买。也就是说,她买的都是她认为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没有重读价值的书,她是不会买的。并且每年清理掉那些再也不会去读的书,就像人们清理再也不穿的衣服。这个办法,值得借鉴。我们常常在对一本书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头脑发热把它买下来,翻开后发现不好看就此束之高阁,或者看过一遍后再也提不起重读的兴致。只读一遍的书如同只见过一面的人,日子一长全忘了。对买书,该有汉芙这样的慎重才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两个人的森林——读(美)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