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的教育之乐

据史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孟子有多少弟子,其中有多少贤者,虽然缺乏具体记载,但从他游说诸侯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的阵势来看,也不在少数;而与孟子一起著书的充虞、万章、公孙丑诸人,自然是在贤者之列。孔孟都以教育为乐。钱穆先生在评价孔子时说,对于孔子,教育是第一等事,其次是政事,至于著述,乃是余事;至于孟子,更是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作是人生“三乐”之一,也能看出他对教育的热衷和情意。
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对于今天的许多老师,大概是难以体会得那么彻底了。而有些老师,似乎感受到了职业的快乐,却难以将它升到崇高的层面上。故而,探讨孔孟的教育之乐,就有了它的必要。

《论语》中直接表现孔子在行教时快乐的,有这么一节:“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几个学生围绕在老师孔子的周围,其中闵子显得和颜悦色,子路显得刚强勇毅,冉有和子贡显得从容和乐。孔子看到这样的情形,十分开心。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评价这一段说:“子乐者,乐得英材而教育之。”认为孔子开心的原因和孟子是一样的,那就是得到了天下的秀拔之材,而教诲他们,培育他们。深味这一节,我们可以发现,孔子高兴的直接原因,却是各个学生不同的气质和表现。“乐得英材”是前提,而英材各有特色,却是根本。《论语》中还记载:“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高柴比较朴拙,不太变通;曾参比较愚鲁,做事迟钝;子张比较固执,坚守己见;子路比较鲁莽,粗暴豪放。可以说是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操守,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风度。作为老师的孔子,看到弟子性格上存在明显的缺点,当然不会完全认同,而是要么委婉地引导,要么直接斥责。比如,他就说过樊迟是个小人,宰我“朽木不可雕也”,子路不得好死之类的话。这应该是老师的职责所在。但老师更大的责任,却是“因材施教”。也就是不能武断地来按照自己的标准衡量规范学生,而是从他们的资质、禀赋、性格、心理等特点出发,来因势利导,使不同的人能寻求到适合他的道路和方法,从而提升学识和修养。
所以,孔子的教育的快乐,首先来自得到了英才,然后,是在“因材施教”过程中,看到弟子植根于天性的基础上的不断进步。这种进步就渗透在他们的气质仪态之中,得以通过努力地修养而尽情地得以展现。故而,孔子的快乐,是进行个性教育的一种快乐。

孔子在其中担任的角色,除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基本课程教授之外,更重要的是,是对这些弟子因人而异的培植。正是这个原因,也就决定了他的教育方法,总是谆谆地引导,总是循循善诱,于看似不经意的点评中,给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看着不同的弟子每天有不同的收获和领悟,看着不同的弟子沿着最为适合他们的道路努力掘进,中间流贯的,是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成就感自然油然而生,快乐也就不期而至。这种教育方式,孟子也具备,阅读《孟子》一书,许多都是他对学生问题的解答,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问题,他也比较能够因人因事地教导。但就这一点来说,孟子比起孔子来却是逊色不少。孟子个性太强,一切先入为主,结论多于引导,抓住机会就讲道理,十分强势,学生个性发挥的余地,就相对较少了。
但孟子分明鲜明地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快乐无比,甚至超过了南面称王。他的意思,绝对不是指有人忠实地倾听自己的观点,有人无上地崇拜自己,仰慕自己。而是有着深刻的考虑。这一点,与孔子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有一个教育的目的在里面。没有目的地去做事,获得的快乐是浅薄的,暂时的,低微的,远比目的能够达到或者说看到希望的种子被自己撒播而预想到将来得到的快乐来得旺盛和持久。

对于孟子说这句话的原因,朱熹慧眼独具,分析得十分到位。《四书章句》中说:“尽得一世明睿之才,而以所乐乎己者教而养之,则斯道之传得之者众,而天下后世将无不被其泽矣。圣人之心所愿欲者,莫大于此,今既得之,其乐为何如哉?”对于孟子这样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对仁义的保有和坚守,来自对仁义的信奉和享用,“独乐乐,孰与众乐乐?不若与众”,自己一个人因得道而快乐,那自然比不上将自己的道传授给别人之后的共同快乐。在传授的过程中,老师的教起到了涵养学生,使他们变得渊博、深沉、丰厚、崇高、有担当、有责任、有勇气、有信仰的作用。结果呢?自己的道传授给了众多的弟子,而这些弟子又是这一时代的精英,让一代英才接受了自己的道,这快乐就丰盈宏大了;而最重要的是,这些英才从地理上讲,会去往四方,那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传播到各处;从时间上来讲,这些英才也会教育他们的弟子,这样,自己的思想就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从而使后世的人都润泽到这种甘霖。流风所及,化育一世;言论传世,百代受益。这就是像孟子这样的人的最大心愿,现在这种心愿通过教育实现了,他如何不快乐?他肯定快乐,而且是无与伦比的快乐。
那么,孔子呢?也是这样啊。他教育弟子,并不是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赖以谋生糊口,而是让他们担负起挽救天下的责任来,而是让他们担负起传播文化的重任来。一部《论语》中,我们反复会看到,当那些弟子满足了孔子的心愿,不但造福百姓,而且施以礼乐的时候,孔子就非常地开心;当有的弟子背弃了他的教诲,助纣为虐的时候,他就不承认是他的弟子,而且让其他弟子也起来攻击。快乐与不快乐总是相对存在的,学生满足了他的愿望,他就快乐;学生违背了他的教诲,他就不快乐。这,都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在里面。

那些能够效力于当代的学生,自然让孔子快乐。而作为一个哲人,他的眼光要长远得多,胸怀要宽广得多,抱负要雄伟得多,责任要强烈得多。他不仅希望自己的努力有功于当代,而且希望得到千秋的传承,薪尽而火传,使文化命脉不衰。与孟子一样,孔子也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弟子的身上。尤其是颜回,更是寄予厚望。能看到弟子背负起自己的思想,并且身上具备传道者的勇毅气概,想到将来,自然欣慰不已。这,也是快乐所在。
所以,综合来看,孔孟的教育之乐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得到了天下的英材;二是这些英才被自己因材施教;三是预想到自己坚守的道能被弟子传承并且泽被苍生,泽被后世。

这样来看,今天的许多老师之所以不快乐,也就可以理解了。首先是学生不合自己的心意,在自己的学生中间,总有那么一些人,要么冥顽不灵,要么愚钝不堪,要么道德败坏,要么习惯极差,要么意思薄弱,要么精神空虚,要么不求上进,惹得自己大为光火,恼怒不已。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悲哀就在于没有选择的权利。其次,因材施教成了一句空话。不但教育内容是限定死的,而且在这种内容的挟持之下,教育方法也是限定死的。不论什么样的禀赋、个性、资质的学生,都得面对同样的学习,都得面对唯一的衡量标准。人,天生的差异性,被直接漠视了。所有的学生,都如同是同一道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每天做着把每一个人截长补短使之一模一样的工作,没有任何创造性,这样的教育,根本也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再次,教育没有了一个明确的高尚目标,似乎与社会的发展没关系,与国家的强盛没关系,与民族的未来没关系,甚至与学生作为个体存在的幸福与健康、文明与和谐、完善与追求都没关系。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出它的短视和浅薄。只盯着眼下,只盯着几个数字,完全把学生变成了成绩的奴隶,而到底为什么要谋求这样的成绩,却没有了高明的指向。教育价值沦落,教育理想丧失,从事这一职业的老师被挟制后成为了没有高尚追求的人,没有精神元素的人,没有独立个性的人,没有尊严判断的人,一个人如何又能从中体会到那种无上的传道的快乐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孔孟的教育之乐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