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多情不寿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一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看了许多资料,都把前一句的“多情”解释为“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而把“华发”解释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的悲哀”。就这首词而论,这种解释诚然是正确的,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大多阐述得不充分。
“多情应笑我”就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就是“早生花发”,这两句的表面意思是:正因为我多情,所以,早早地生出了花白的头发。言外之意就是,我不应该如此多情。“应笑我”,这是自己在笑自己,是一种智者的自嘲。我们说“自作多情”,“多情”总是由自己造成的,而自己造成的这种“多情”却偏偏受到外界强大势力的影响,一思量自己的遭遇,哪一点不是由于自己的多情与世界的冰冷的矛盾对抗后形成的呢?正因为“多情”来自自己,所以才有了这里的自嘲。那么,他在嘲笑自己的什么呢?苏轼笔下的“多情”很多,根据这首词意,应该指“我”不应该胸怀抱负,正因为理想不灭,所以一游赤壁便想到了周瑜;而一想到周瑜,联想到自身,就更增加了壮志难酬的苦痛。所以,“多情”二字,单纯地理解为“建立功业的愿望”诚然是对的,但未免显得过于苍白了。而苏轼自嘲的,就是这种心灵的不安定,这种对理想的坚守,这种抑制不住的联想和想象,这种不由自主的与英雄人物的对照。

  我们现在理解的“多情”无所谓好坏,但在古人的眼里,它常常或多或少带点贬意的。在佛教思想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只有“远离颠倒梦想”才会涅槃,连些微的牵挂都被视作空幻,更莫说多情了;在道家的思想里,情感不是个好东西,“情深不寿”,感情丰富的人是不会长寿的,感情丰富的人痛苦也就多多,只有抛弃各种情致,修炼到庄子所谓的“呆若木鸡”毫不动心的程度,使心如槁木,心如死灰,才算是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即使讲究入世的儒家思想,虽然没有直接地批评“多情”之弊,也含蓄地认为多情不好。《论语·雍也》中有“仁者寿”的说法,《论语集解》中说:“包曰:‘性静者多寿考。’邢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这里说,一个心地充满仁爱之心的人会长寿,原因在于这样的人,性格比较恬静,思虑很少,欲望很淡。苏轼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都很深很大,这些观念他不会不了熟于胸。所以,苏轼有一个很大的愿望,就是让自己远离多情,变得清心寡欲起来。这种愿望强烈到甚至打算不再写诗歌词赋的程度。但虽然连他自己都说自己“心如已灰之木”,但稍具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他的一生,自始至终,任何时候都没有舍却“多情”的“毛病”。根据前面所说的,“多情”之人自然不能长寿,不能长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老得快,不但心态,而且外貌。所以,苏轼才由“多情”二字,自然地生发出“早生华发”的慨叹。明白了这个意思,那么,紧随其后的“人生如梦”就好理解了。它并不是侧重指“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而是对人生短暂、忽焉即逝、兼济天下的愿望如同梦幻的深沉感慨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