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西藏生死书》时,你在想些什么?
抽空过了一半《西藏生死书》,只是没想到过了学生时期再看的书,明明是一样的语言,你却能不自觉地多花点心思体会到原来看不见的意义。偶尔也会觉得像是打破了思维里的墙,不同的角度给你的思维一面放大镜,放大了原本忽略的事物。大多时候书就像是一扇窗,看着看着就看到了那些和自己原有思维里完全不一样之处。然后在自己脑子里就存放着两个不同观点或认知,从对这样不同观点的发现,到和自己原有思维的碰撞,到两种想法的并存,直到实践中得来的不断地验证,推翻,从而建立起新的观点,好听点确实是有趣,站在对立面来说,有倾向性的洗脑。
前几日,又听到家里人说起早两年去世的亲人,常常的提醒让我觉得人生有所憾。亲人在20岁不到的年纪就来到了这个家。父母去世的早,跟着唯一的兄长才有了个能落脚的家。早早的嫁人,农村里谈不上什么教育,又或者好像在那个能活下来就不错的年代,女孩子即便是没有父母的关爱,也不会得到周围人过度的关注或者关爱。而就是因为这样过少的关注,让她缺少了那个农村四季里耕种的敏感认识,不会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规划或者帮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所以常常拿来被周围的人诟病。后来自己的兄长迁往当时称得上蛮夷的西昌凉山,早早也断了来自原生家庭的唯一联系。亲人意外去世俩年了,原本跟儿子住的老房子也早早就没了人,唯一的哥哥却在几十年后才又找来。听我娘说,原来中途零几年找来时留下的地址和号码都没有变,只是想到亲生的妹妹一直身体不错,自己又忙着没有机会去找自己的亲人,才匆匆忙想前来探望,却只得意兴阑珊,枉然又悲伤痛怆。想来几十年忙着自己的家庭,回头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剩下的亲人寥寥无几,寻来也再无踪影一二。
之所以对亲人无法预知的去世无比遗憾,是除了觉得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怀,在我们难以应对的生活里,我们对生死都难有机会提及,生前死后也从来都只是说起来一笔带过,所以甚至会想人如果真的有灵魂意识的话,突然去世的人会不会同样感到那是的惊慌失措;如若佛教义里说的都是真的,是不是会没有人提醒或者自我觉醒的情况下,走进了下一个六道的轮回。
我本就是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人,所以不止一次地细想过关于一生这个问题,这一个过程存在的意义,是需要怎么度过才避得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空欢喜,这个过程和生之前和死之前有存在着些什么关系?生死书里佛的教义教人,这一生就是一场修行,看轻你自己,不执着这一生的过程和拥有或失去的种种,在这个过程里修炼自身,生来时茫茫然,临近死亡时,在不留恋和不后悔的同时,看重临终的觉醒,避开六道。因而修行的关键,就是在梦中保持积极的愿力。书中提到的佛教义说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你的愿力和业力似乎能带你或者让你自觉走向不同的归处。
之所以觉得多少有些想法很颠覆,是因为看到在这个教义认为整个生和死被当做一连串持续在改变中的过渡实体,称为中阴(bardos)。「中阴」这个名词通常是指佛教中认为的在死亡和转世之间的中间状态。事实上,在整个生和死的过程中,中阴不断出现,而且它是通往解脱或开悟的关键点。大概修行的关键就在于你在这一生的时间里有没有开悟,是不是解脱。它讲究因果报应(karma),看重中阴教法 ,担心“众生被各种各样的感觉所迷惑,因此无止尽地迷失在轮回流转中,一旦我们相信一切万物都是恒常不变的,我们便无法从改变中学习。如果无法学习,我们就会变得封闭而执著。执著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常让我们感到痛苦,即使一切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死命地执著。我们害怕放下,事实上是害怕生活,因为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这就是我们拼死拼活去执着的悲剧和嘲讽所在:执著不仅是做不到,反而会带给我们最想要避免的痛苦。
执著背后的动机也许并不坏;希望快乐也并没有错,但我们所执著的东西,本质是执著不了的。”(引自西藏生死书)
所以,总的还是个有趣的东西。暂不信教,但总也能从它的教义中看到些不约而同认可的事物,相信信仰和向善的力量,相信变化,持续从变化中学习,不执着也不后悔和留恋过往。只是教指引着你一个最终的目的,而你的认可和理念只因为这就是你,没有什么其他的目的和原因。
我们时刻都要快乐,但追求快乐的方式却那么笨拙,以致于带来更多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