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的图里,是在某天飘雪时候拍的。抬眼全眼里都可以是飘着白的蓝屏,没想到天气也会有这么有情调的时候,那么一点点白,看着看着,就飘到你眼前,至少就那么几分钟里,就觉得和大自然那么接近。没有别人,眼前的蓝天和飘飞的白都是给你的。真的挺好。
日子到了三月,原本想天天更日记,变成了周周更,最后变成了月月文,天呐,容我仰天长啸哈。这话怕是说了好几遍了。每天马不停蹄,脚不沾地,像极了连续转动的机器。长叹一口气,还是要继续心安理得的周而复始一段时间。继续在消沉的情绪里的内心,最终都会反映在一个人的相面和健康中,所以当意识到情绪往下走的时候反而一定一定要拉住自己。见悲即收。
都三月了,气温还在-10°C左右徘徊,比起上个好长好长好长的夏天,这个冬天也丝毫不短。清晨背着刚要亮的天走出门,踩在雪水泥泞的路上就为了想多换口气,没看过两眼太阳西落深夜就快要到了。刚躺下休息,有趣的朋友在好远的地方,拍了杏花的枝桠给我,说是纳沃伊那地儿的春天到了,拍了好看的花枝,传递美好春天的温暖,当时觉得真的好暖啊,因为太疲惫,暖心瞬间传到了全部身心。朋友是有趣的,事儿也是有趣的。
因为没什么时间停下来发呆想事情,看到友圈不同行业的友友似乎也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娱乐,就似乎能想象另一类的生活或许也有一些无奈之处。觉得不平衡的时候,偶尔也会花个半小时在微博上东翻翻西看看,有人就这么周而复始着,有人也好晚才往家里赶;有人拿着一般的薪水过着不是那么满意的现状;同样,有人工作日每天起早贪黑地运作着,周末还要早早赶着时间去学习课程或提升自己;有人找到了在这个集体中立足的位置,有一支友好的团队;有人凭借着实践和学习得来的实力走到了施展自己的平台,在异国也会遇见一些新鲜的事物;有人从工作回归到家庭和最亲爱的人经营起一家自己的旅店,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正在做的经营上;不同的人都走在自己相似或者完全不同的路上,前行。
昨晚偶然跟家里成年人们提起种种,父母顺口提起了当时在外务工的时候,让人想起了90年代和千禧年后身处在广州和深圳无数南下的年轻人,务工还是下海还是闯又或是误遇机遇,都带着些不同的目的,走到同一个城市。厂里的年轻人,或许没什么文凭,又或者来自山区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所以组成那远远不到千元的薪水也是每天没日没夜工作汇成的成果。1元多的时薪,现在……不,就说当时吧,可能换个不同工作阶层的人也会感觉难以想象。
当然了,90后并没有机会实际地去经历那个年代下发生的必然事物,几年前只是在二月风/三月河描述当年个人境遇和大环境下的深刻变革中感同身受着。改革开放让那个时代下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机会遇见创造财富的机会或者遭受的危机,急速涌入珠三角的年轻又及其廉价的劳动力,四处修建的工厂,新兴又飘摇的跨境商务贸易,引进的外资企业,朝气的计算机和通信,开始没落的爱立信,千禧年后热度走高的天涯论坛BBS…..当时在看这些的时候忍不住给同样是经历过那个时代下的爹电话,问问当时的他在做着什么。虽然答案自己也早就知道,也就是想看看过来人眼中的世界,他或者当时厂区的年轻人只是当时千千万万蜂拥而至那个城市的年轻劳动力的一员,会像现在的我们一样起早贪黑,会住在不断拆迁的棚户区,会和好多人一样拥挤在多人住宿的小房间里,依然为了饱腹会去难以下咽的食堂,会操心当时的在深暂住证问题,会遇到些对他们来说的其他难处,会面临着远离家乡南下,想要入厂却可能被告知不能聘任而东奔西走 ……可能的事情太多了,而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少……
当时的其他人我并不了解,但幸好经历过种种的家里人现在能过的不错,能有自己美好幸福的小日子这就是最好的结果的了。
26
02
This is life /C’est La Vie
但是生活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多变,所以,都说不一定呢。 现在就是现在,它不是过去也不会一成不变直至未来。
03.03.2019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我只知道,只要一看到星星,我就会开始做梦。 ——文森特·梵高
一亩田园
一片青草也香甜
遇见梅科 一日一记,一步一印
梅科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