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那个黄昏

当纤弱的心灵被无尽的愁苦统辖的时候,当灵魂像风中的柳絮飞扬不能由自己作主的时候,当瘦弱的身子被寒瑟的风渗透开始无法控制地颤动开来的时候,当孤独像浓黑的夜幕遮蔽住生命的天空的时候,你将怎么办?
深陷于南宋那个清冷的秋天的黄昏中的李清照张开她多情而沉重、忧郁而深婉的眼眸,穷尽仅剩的所有力量,进行了一番寻找,最后,给了我们一个破碎的失望的答案。
靠麻醉的办法解决不了内心的真实问题。正如处于对自我情感的认知格外敏感时候的自己不能欺骗自己一样,依靠酒来让自己沉醉,从而忘却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和境况,那也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更何况仅仅是“三杯两盏淡酒”!

靠对往日甜美生活的回忆来充实自己虚空的心灵也是没效果的。是的,往事成河,河中泛滥的全是带着忧伤的甜蜜,但处于惶惑无助境地中的人犹豫许久伸手去触摸它,触碰到的往往却是今日的伤疤,“却是旧时相识”的雁,又如何能驼着自己飞回旧时“月满西楼”的境界,更何况即便捡起那样的境界,仍然是引领长望的清凉的寂寞?
那么,悠然地凝望那遍地金灿灿的菊花呢?伫望天空没有答案那么回望大地呢?却仍然是一片失落。人不能走到花中去,花却以它残损憔悴的形象投影到了人的心灵里,一个人,倘若内心是破损的,又如何从现实的世界中找到完整呢?
怎么找也找不到一种温暖的寄托,那么,只有以手支颐,守着窗户呆呆傻傻地看着外界了,一任它将所有的自然景物注入到眼界中,而所有的景物此时必然是灰色的,必然是黯淡的,必然是清冷的。因为心灵已经将它的底色涂饰厚实了,其他只不过是投影罢了。

仅仅如此也就罢了,但世界的残酷往往不尽于此,它在那个特殊的时段,显得格外冷酷,格外无情,也格外强大。它似乎完全不知道此时那颗心灵需要的只是些许暖阳、些许清亮、些许温馨而一任自己捉摸不定的脾性来使气,它似乎知道此时有一颗心显得分外冷清、分外无奈、分外软弱而有意捉弄人、摧残人似地偏偏进一步地来施暴:加一点“乍暖还寒”,调一点“晚来风急”,掺一些“点点滴滴”的“细雨”并且让它毫不留情地打在阔大的“梧桐”上,更让那满地的黄花“堆积”起来刺痛你的眼,“憔悴”起来戳破你的心。——你所需要的,它吝啬得一点不给,你所畏惧、躲避的,却和盘托出“热情周到”地全部呈献在你面前,完全是一种不将你的心灵搅得粉碎不罢休的姿态,对于传统的以自然为神的中国文人,就在那一刻被彻底打倒并且流放到了无着无落的蛮荒之地。李清照,这个多情而敏感的女子偏偏更有着一颗细腻的心灵,这颗心灵此时也彻底背叛了她,将那难挨的时间无限拉长,将她永远地定格在那个不能移动的黄昏里,成为一个疏淡的阴影而得不到超生般的解脱。

但她还是将这样无尽的哀愁写出来了,然后被近千年以后的我们读到了。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人,只要她还会写,还有着倾吐内心感受的愿望,不论生活怎样,不论世界怎样,她就没有彻底绝望,她分明还在坚守,哪怕坚守的是一种失望。只要那样的失望每天在她的内心涌动,她就有着活力,有着抗争,有着呼吸,有着柔情。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失望之于虚妄,有如希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李清照的那个黄昏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