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禹《五十年》读后感
作者:孔鲤 陈绍禹写完这本书后不久就去世了,这本书读来颇像一部同人小说,而只要熟读党史并且看过一些材料的读者,自然都知道这里头提及的大量内容都是陈绍禹的书生之见,甚至是恶毒的谣言了。 确实如此,在书中,陈绍禹表现得像极了一个单纯幼稚的书生,...
作者:孔鲤 陈绍禹写完这本书后不久就去世了,这本书读来颇像一部同人小说,而只要熟读党史并且看过一些材料的读者,自然都知道这里头提及的大量内容都是陈绍禹的书生之见,甚至是恶毒的谣言了。 确实如此,在书中,陈绍禹表现得像极了一个单纯幼稚的书生,...
作者:孔鲤 止庵这本书和《万历十五年》很像。 很多人鄙夷《明朝那些事儿》,其实这本书看起来很戏谑,但是质量比起《万历十五年》来更具有科普性质,是真正做到了明史推广的,毛佩琦就十分推崇。对《万历十五年》的争议不是历史观点的争论(《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孔鲤 读来收获不小,上个月刚读了赵世瑜老师的《小历史与大历史》,接下来还有一本《在空间中理解时间》,都是社会史的佳作。 虽然赵世瑜老师写了很多理论,但我对案例其实是更感兴趣的,比如刚铁是历史上的失语者群体宦官们的精神投射和建构,比如太...
作者:孔鲤 草原上的人们啊,抬头看看满天星,那是我给你们点亮的归家的灯。 永远歌颂这些不说汉语的人们,正如同歌颂这世间象征着血色的一切,血气和血腥是并存的,你永远也无法抹开他们存在过的痕迹。 在南北朝历史中,北朝史会被视为华夏史的一部分,华...
作者:孔鲤 张作耀老师在写作这本书时,也许还没有对整个大历史有一个完整的大局观,因此在具体评析曹操时,只能将问题越写越小,和史料做无休止的纠缠,却又没有田余庆和仇鹿鸣翻来覆去榨干史料的本事,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曹操评传》,不如说是曹操的史料...
作者:孔鲤 抬头看着满天星,那可能已经是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星星了,那时的它们与这片土地上的谁同在呢?是李膺?是曹操?是司马炎?是拓跋宏?在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舞台上,划过天空的绝大多数只不过是流星。 外面马路上的汽车声和窗外的雨声还在,对...
作者:孔鲤 四年来第三次阅读了,本书的结论我拒绝了四年,然后最终开始信服。 当年读了姬喵一个答案去注册了某网站的ID,后来他出这本书时便立刻购来阅读,粗看似乎是看明白了,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然后我没有再读过,但这本书的内容却一直在脑海中徘徊...
作者:孔鲤 从戏剧的角度来说,这是刘和平老师最适合初学者学习戏剧的一部剧本,以胤禛为主角和胤禩为对手的戏从头唱到尾,两个人你来我往、明争暗斗,好不热闹,在其中又凸显出二人的价值观与性格特征,是一个传统但极为好看的戏剧结构。 抛开戏剧,本书也...
作者:孔鲤 《长安十二时辰》写的是大唐天宝三年长安城的一天,在这一天的十二个时辰里,主角张小敬穿梭于长安城的边边角角,成功阻止了一次恐怖袭击,扭转了一场政治变局。 张小敬,这个听起来很现代的名字,其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姚汝能在《安禄山事迹》...
作者:孔鲤 之前有个朋友说这本书在他们圈里很火,我草草翻了一下作者讲雍正火耗归公的部分,看到作者只聊了养廉银,而完全无视弥补地方亏空和留地方财政公用两个方面,就在心里嘀咕说这书很「司马昭之心」。 但毕竟没有亲自读过,不方便发表意见,后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