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第57页

萧红读后感

萧红语录阅读(343)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谁在极幼的年岁就晓得自知, 总难免陷入自轻乃至自卑的境地中去。 一无用处不说, 还碍了大人们的手脚, 学样子去做, 又每每学不像, 帮起倒忙来, 不待人说便自觉着自卑且无措起来。 记忆中的幼年, 是在乡下, 陪爷爷度过。 爷爷刚...

《傅雷家书》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362)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五十多年前躺枪傅雷笔下的艺术家。 熟悉西方当代艺术史的都来猜猜是谁。 关键线索都已圈出。 读《傅雷家书》, 读到傅雷评一艺术家的获奖, 竟发了“丧失理智”的感慨。 恰巧, 这艺术家仍健在, 就是为北京奥运做“月之聚”的那位雕塑家...

《白鱼解字》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746)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它见着了淮河, 见着了松花江, 见着了病榻上的爷爷, 见着了一时聚散的万千旅人…… 它是我每次出行的囊中长物, 陪我掠过两万里的去路和归途。 在最功利的年月和最该功利的年岁里, 我读了这本最少功用的书。 “有趣必有益”, 序言如...

《呼兰河传》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350)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三十岁后, 阅读时添了个毛病: 总要搞清作者当时的年龄, 例外的只有一个萧红。 我在最冷的节气里, 去了位于北风呼呼吹的呼兰, 拜谒萧红故居。 入县城前先见到呼兰河大桥, 以为是《呼兰河传》的呼兰河, 瞎激动了一番。 后来才知道...

全套十本《耕堂劫后十种》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400)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候机无聊, 当当网上攀爬两个点钟, 打折够得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of W. Moserset Maugham”、 “耕堂劫后十种”。 好书如佳人, 寻之如猎艳,购之如纳妾。 纳妾与娶妻何异? 妾之...

《三毛全集》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326)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明起搔首理三毛, 无是要事莫登门。 哪怕你点了一桌子的大闸蟹、小闸蟹、大闸蟹怀着小闸蟹, 又烫了陈年、陈年、陈了女儿成老婆成婆婆再成外婆那么些年的女儿红, 我也只能保证喝吐一次, 想我再多喝, 那得给我安排住的地方。 每个女孩子...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读后感

帕布莉卡阅读(513)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若拿女人的私物作比, 民国时期的文章, 篇篇都是描龙绣凤的红肚兜, 今人环保, 布只用在紧要处, 于是发明了胸罩。 胸罩的好坏, 不在料也不在工, 更不在纹饰, 在于内容, 在于言下之意, 在于以小博大的烘托效果。 于是读者说:...

我读书有个习惯,开了头就要见到尾

帕布莉卡阅读(390)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我读书有个习惯, 开了头就要见到尾, 谓之善始善终。 遇到不合胃口的, 一贯策略是拉长战线: 兴致来时翻看几页, 兴致去了就插上书签放回架上。 她们不是宠妃, 却也不入冷宫。 书签有穗, 插得多了, 便活色生香起来, 一屋子是涂...

初读余秋雨

帕布莉卡阅读(347)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初读余秋雨, 是在十五年前, 刚上大学的时候, 正码着成人的边儿。 记得是两本, 一本叫《文化苦旅》, 另一本大概是《千年一叹》, 不太确定。 能确定的是, 两本书都不喜欢: 挺纯种的一个中国人, 平白无故跑到法老家的墓地里哭坟...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有感:冯骥才的文字很素

帕布莉卡阅读(322)评论(0)赞(0)

作者:陈涛 说不上哪本书, 钻进去就找着了一辈子的路。 三十岁之前,活着就行, 过了三十, 绕不过去的是两个字:活法。 以后不再写轻飘飘的文字。 董桥的语言真的很美, 可读得多了, 就觉得是在端着, 轻飘飘弄不出个响来。 相比之下, 冯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