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博尔赫斯在一起》语录:永生不朽存在于作品中
【书摘】对博尔赫斯来说,永生不朽存在于作品中,存在于他的宇宙梦想中,因此他并不觉得永恒存在是必要的。“主题、词语、文本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不会有什么会永久消失。如果有一本书会永远消亡,那么一定有人会再重写一遍。对于任何人来说,这已经算是一...
【书摘】对博尔赫斯来说,永生不朽存在于作品中,存在于他的宇宙梦想中,因此他并不觉得永恒存在是必要的。“主题、词语、文本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不会有什么会永久消失。如果有一本书会永远消亡,那么一定有人会再重写一遍。对于任何人来说,这已经算是一...
【书摘】自从1938年博尔赫斯的父亲去世后,博尔赫斯和母亲的生活就完全依赖于他做图书馆馆员的工资;被辞退后,博尔赫斯必须找到其他的谋生方式。尽管他很害羞,但还是开始进行公开演讲,讲话的风格和声音一直延续到今天。我观察他是如何准备在意大利文化...
【书摘】博尔赫斯记得所有,手里不需要拿着书就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写下的一切:尽管他总说这些作品属于被遗忘的过去,却能背诵出创作的每一篇文章,常常让听者既讶异又惊喜。对于博尔赫斯来说,遗忘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愿望,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记忆...
【书摘】博尔赫斯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神学读者。“我是阿根廷天主教徒的对立面,”他说,“他们是信徒,但对神学并不感兴趣;我很感兴趣,但我并不相信。”他很欣赏圣奥古斯丁对基督都符号的隐喻阐释,“基督的十字架将我们从斯多葛派的环形迷宫中拯救出来。”博...
【书摘】对于博尔赫斯而言,现实存在于书中,存在于读书中,存在于写书中,存在于谈论书中。他发自内心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延续自几千年前就早已开始的对话。而在博尔赫斯看来,这对话无穷无尽,永远不会结束。书籍修复了过去。“随着时间,”他对我说,“所有的...
【书摘】活着的人来谈论永生总是存在一层隔膜,触不到真理的存在。人于是发明出做梦的办法来进行那种极限的体验。人在梦中达到最高的激情,然后自杀,以便捅破生死之间的隔膜。但那只是演习,因为永生的体验只属于活人。自杀的演习便是闯进生与死的界限上的中...
用虚构的鬼去吓一些人,他们会发疯的;然而一个人在梦中见到一个鬼,他便醒了,几分钟或者几秒钟便能恢复镇静。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七夜》 #文学摘抄##中元节# *此段为博尔赫斯引用英国诗人柯尔律治的《噩梦谈》。
读书笔记one 曾经有一个红极一时的问题:你为什么写作?最有名的回答就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说的:“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写作的难度在一般意义上要大于阅读的难度,而身为读者,你为什么阅...
作者 占边 豆瓣评分:9.0 推荐指数:★★★★★ 《七夜》是博尔赫斯的演讲集,可以理解为他在七个夜晚的七个讲座。主题分别是:《神曲》、梦魇、《一千零一夜》、佛教、诗歌、喀巴拉、失明。在失明一章中,博尔赫斯描写了失明给自己带来的一切,包括恐...
作者 占边 豆瓣评分:9.0 推荐指数:★★★★★ 一九六七年秋,博尔赫斯到哈佛大学诺顿讲座演说,就诗的地位、隐喻模式、小说与诗、音韵与翻译等展开六讲。演说时的博尔赫斯因眼疾,几近全盲,他完全是依照自己的记忆,广征博引,娓娓道来。这是一本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