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书中有言如玉 有言如斯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这是《少有人走的路》25周年版序言的题记。事实上,陌生人的话语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而我们能读懂的却永远只是浅薄的自己所能理解的那个层级。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十年前,彼时的我完全把它当成了一本有关心灵成长的心理学著作来消遣。就像作者在前言里提到的那样:在日常的门诊和临床工作中,亲眼目睹了许多逃避成熟的人,也有许多为争取成熟而努力奋斗的人。每个生命都是物种自我传承的一个尝试,所以真实的心理学案例总令人唏嘘,让人感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时的我,也就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欣赏了一下书中记录的心理问题,从没想过自己也只是“刍狗”之一。
十年间,琐事繁杂,我的人生也因种种苦难而变得厚重。重新翻开此书,第一句话如当头棒喝,让我惊觉原来这本书所提出的论点竟是相当的深,并且,这些论点与另一种智慧息息相通,那是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存在的——菩提。
信佛,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拜拜念念。但,这并不是佛。佛,古音念“伯”,是佛陀的简称。佛陀,也有译作“浮屠”的,是梵语Bodhi(菩提)的音译,意为“智慧”。这是个概念,极其虚渺。为了帮助凡夫俗子理解,“佛”便有了“法”。所以佛之“法”是不固定的,会根据不同人的具体境况而呈现不同的说法。但即便有了“法”,却也不是人人能懂,于是便有了“僧”,他们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某种行为方式向普通大众传播“佛”之智慧。
佛法空相。在“佛”的范畴里,其实是没有“法”也不需要“法”的,所以《金刚经》里才会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也是“佛性本空”的真正含义。然而就像受惊的孩子最需要母亲的抱抱,被苦难折磨得六神无主的俗世人也强烈地需要一个心的依靠。佛之“空”,会让慧根不深的人犹如只身行走在漆黑的暗夜,真是异常的恐惧。而宝相庄严的僧人、阳刚浑厚的梵音、香烟缭绕的寺院,都会让快要溺毙在苦难洪流里的人于眼耳鼻舌身意处寻得“依住”。这也是“拜拜念念”存在的原因和意义吧。
扯远了,继续回来聊书。
“人生苦难重重”。这就是本书的第一句话。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本身就是苦,但解决这些问题并不会就此脱离苦,因为会有别的更多更难的问题接踵而至。我们不断经受沮丧悲哀,疲于奔命,近乎绝望。
“苦”,也是佛法中的四谛之首。据巴利藏经记载,佛祖释伽牟尼证悟后的第一次弘法,讲的就是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谛,作“真理”解。第一谛之苦谛,指的是人世间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生老病死之苦自不必说,与自己怨恨憎恶的人纠缠不清,又与自己深爱的人别离,种种渴求得不到满足的挫败,被“色、受、想、行、识”(五蕴)所迷惑而不停轮回其中的迷失,这一切都在告诫人们:所谓的幸福都是暂时的虚妄,人生的本质是“苦”。
人生是“苦”,几乎人人都有害怕承受痛苦的倾向,都有回避问题的想法。当现实令人不舒服时,人们往往会进入一种内省状态。这种内省带有一定的幻想性,可令人暂时远离痛苦。有的人不断拖延时间,幻想着问题能自行消失;有的人对问题假装视而不见,幻想它们从来都不曾存在;还有的人用药物和毒品来麻痹自己,企图把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换得片刻解脱。
如果一个人先天性敏感,就很容易沉迷于这种幻想,并被这种幻想束缚,逐渐生成一种逃离现实、逃离令人不舒服的义务和责任的习惯。在心理学看来,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心理学大师荣格的一句话:“神经官能症,是人生痛苦常见的替代品。”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可以这么说,神经官能症患者就是在利用神经症作为他们逃避困难与推卸责任的借口。
然而,正如作者写的那样,替代品带来的痛苦甚至比逃避的痛苦更为强烈。不少人为逃避新的问题和痛苦,不断以神经官能症为替代品,导致患上各种心理疾病。如果继续不顾一切地逃避问题和痛苦,就会由此失去以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导致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
所以,正视人世间的痛苦,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痛苦,迎上前去,坦然地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直到把问题彻底解决,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在佛经中也有记载。
佛说:“苦在迷乱或寻求中异熟”。若由苦受之所触,能对它不忧、不恼、不捶胸、不啼哭、不发狂,就不会随增嗔恚随眠。…… 当舍断贪、嗔、痴时,人对自己无嗔害心,或对他人无嗔害心,或对两者无嗔害心。如此,涅槃是现见的。
人生是“苦”,只有当人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这一观点,才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才不会抱怨诅咒那些麻烦压力不幸。就像参加奥数训练的孩子,钻研难题才有益于能力的提高。而人生的磨难,也在锻炼着我们的心智,让它在压力中更加成熟,“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
人生是一次苦修,它让我们更趋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