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哲学丨《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看完了就会鼓掌的书。

作者从刚开始自黑式的第一章“招人讨厌的哲学”仿佛就告诉读者“你要是没有包容心和思辨意识,就不要看下去了吧”。但如果你能看下去,就会发现越来越有趣。

对于每一个哲学家,他会先大概说一下人家的八卦(风流史、怪脾气的比较多),然后再介绍他们的理论,当然这中间会通过对比的方式帮我们这些菜鸟回忆其他人的理论。当然,作者鲜明的态度是我最喜欢的,他没有偏向某一个学派,在尽量客观的基础上能够发掘出他的价值观:每种学派都有他值得欣赏的地方,但是也有都缺陷,比如怀疑论者是不是也要怀疑自己,所以自己的怀疑是不是也得怀疑?追求真理的脚步是不能停的,我姑且把这个称之为一种信仰——一种经过自己充分思考而想去追求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本身就可以叫做“追求的过程”。

在大学听老师经常说“存在就是意义”。之前都是一知半解的,现在能多少体会一些了。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死亡确实如唯物主义所说,是意识的永远终结,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一切探索世界的机会”。当然,我不是唯物主义者。其实,存在也不一定意味着活着(我们的灵魂不是还可以存在于其他人吗?)。但是,根据经验主义(属于科学),我们现在还不能证实人死了以后会有意识存在,所以我们还要“怕死”。

暂不说“怕死”会让我们在人生选择时看得更长远,也不说“怕死”会让我们在死亡真正来临时变的坦然,单单说“怕死”会让我们珍惜生命,把每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活着,那这辈子还会有什么后悔的事吗?(当然,做到这很难,要克服种种人性的弱点,但至少要有这个弦在心里)

言归正传。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哲学?答:为了追问人生意义,追求个人幸福。

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说人的知识好像一个圆圈,知识越多,圆圈的周长就越长,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所以苏格拉底这个当时雅典最有智慧的人,却以为自己最无知,乃至于他觉得自己的回答无足轻重,必须通过向其他人问问题的方式来求知。(也是因为老问问题,引起大家反感而不知,最后被投票赐死)

我们说,可爱的皇帝没有能耐,有能耐的皇帝不可爱。秦始皇属于后者,亚历山大(收藏全世界的书)属于前者。(但是他却将哲学发扬光大)

护教先锋——保罗、奥古斯丁。保罗宣传基督教,但是不管是犹太教徒、基督徒还是非犹太人,他们都不理解保罗的行为。坎坷的人生,最终被意外火烧死。奥古斯丁的主要贡献是用自由来解释人类作恶的可能。

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讲究矛盾。所以二者是有矛盾的。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提出了五个方法证明上帝存在。五个方法比较相似,可概括为:世上万事万物都要有另一个事物作为它的原因,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初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上帝。(反驳:什么是上帝存在的原因呢?如果“万事必有因”,那么上帝的存在还要有自己的原因,上帝就要依赖于外物存在,那么上帝就不是全能的。)逻辑漏洞:怀疑是哲学的核心精神。

革命的理论者和统治者常常不是同一个人,就像卢梭的自然神论成就了罗伯斯庇尔(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政权的领袖),路德的宗教改革成就了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正是因为商业发达,在天主教和新教比赛般绞杀异端的世界里,荷兰拥有全欧洲最开明的言论政策。不久以后,荷兰成为各类异端分子、科学家、哲学家的避难之地。继雅典之后,它是哲学的第二个故乡。

如果我们说怀疑精神是哲学的灵魂,那么可以说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天生就是个当哲学家的料。(笛卡尔是个啥样的人?有风度、喜欢赖床、暖和。最后也是因为不能懒床和暖和死去的)

形而上学就像笛卡尔希望的那样,寻找到一个能高于客观世界,能统领一切事物的真理。主要观点“二元论”:世界划分为心灵和心外。“二元论”的最主要作用是: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是无敌的,而一切体验归根到底都是精神体验,所以痛苦自然就不重要了。

“二元论”更进一步是“唯我论”(只能确定自己存在,外界存不存在,不知。看上去荒谬,但是感到唯我独大就不容易害怕任何事物,而更多关注自己内心)和“目的论”(认为时间万物是因为某种目的而存在的)。

斯宾诺莎(代表作《伦理学(用几何论证)》、笛卡尔的继承者),论其品德,在哲学家中若说第二没人敢当第一,也因为不愿撒谎而得罪了教会,最后悲惨死去。斯宾诺莎的观点对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价值,我们如果听凭自己的本能,那么就会去努力追求财产、荣誉、感官快乐之类的东西。然而靠这些东西获得的快乐不能持久,还可能会带来痛苦。如果听凭自己的欲望去追求享乐,就会像那些“被动地按照必然律活着”的人那样,成为必然律的奴隶。反过来,我们要是能用理性洞察欲望甚至控制欲望,这样就能获得相对的自由了。

康德自比哲学界的哥白尼,在他的哲学里,不是用心灵去感受经验,而是心灵加工、生产了经验。当然,这加工过程并不是任意的。他在《纯粹理性批判》(太晦涩难懂,有的句子一页纸都没写完)中提出“物自体”来说明世界的真面目。人类感觉到的世界,也就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识形式”加工后得到的东西,我们叫作“表象”。之前休谟怀疑说对因果律乃至对人类理性能力的怀疑,康德的解决方法是,把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又恢复威力了。(缺点:无法证明“物自体”的存在)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从源头上找哲学出现的问题,批判“二元论”。 我们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在对世界进行研究的同时已经在改变世界了。不仅仅是我自己的行动改变了世界,也是因为我的理论影响了其他人。也就是说,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动保存在世界某处的,真理就是世界变化不止的过程。一个又一个新的理论代替旧的理论的过程要符合一定的规则。这就是“辩证法”。(形而上学的高峰)

叔本华(崇拜康德,鄙视黑格尔)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认为物自体是可以了解的,而且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这个物自体叫做“生命意志”。“生命意志”简单说就是求生的欲望,他认为理性是短暂的、软弱的。而意志凌驾于理性,所以种种欲望会导致“悲观主义”。(就像王尔德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所以他提倡要禁欲,特别是性欲。(不过他自己的风流史却不赖)

但是叔本华给哲学带来了新的危机:一个威胁理性的危机。

而尼采根本没有完整的哲学体系,他的学说完全是散文式的。创造“超人理论”: 超人”这个词在尼采的理论里,是说这人能实现“贵族道德”(强者的道德),超越“奴隶道德”(弱着的道德)。(另外,他跟叔本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歧视女性)

罗素是英国贵族,一生放浪不羁,先后有四个老婆,情人不可胜数。但这并不妨碍反而激发了他的哲学研究。他提出“逻辑实证主义”,著有《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等。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如果把语言变得更加严谨,严谨到完全遵守逻辑规则,那么哲学就可以像科学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了。

维特根斯坦,罗素的学生。暴脾气,在乡下当老师。他将逻辑实证主义推向巅峰。在《逻辑哲学论》指出,哲学其实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命题并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实证的严格检验才有意义。日常语言(也就包括传统哲学家对哲学的各种讨论)既是有意义的,也是建立在各种独断的规则上的。因此哲学不可能成为严谨的学科,不可能去严谨地解释这个世界。它只能描述这个世界。

但科学在飞速发展,而哲学却一直在原地打转儿,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思路不一样,后者看到了科学的严谨性,希望哲学也能和科学一样严谨。实用主义则看到了科学的实用性,看到科学家没哲学家那么多废话,在科学研究中什么理论好用就相信什么。

奥卡姆剃刀觉得,当两个学说都能准确解释同一件事的时候,我们选择更简单的那个。我们选择科学理论的原则不是哪一个更接近真理,而是哪一个更简洁实用。所以科学是一种实用主义,而其本身又是经验主义,所以作者给科学下了一个定义:科学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筛选出来的理论。

这与波义尔定义的科学是能够被证伪的学科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但中国哲学大多是独断论了。

儒家:遵守道德准则。

道家:认识自然规律,天人合一。

佛家:禁欲。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人们应该信宗教吗?

假如我信仰了某个宗教,那么我这一生就可以过得特别平静安乐,临死的时候还相信死后会有更美好的世界。等到真的死亡以后呢,最好的情况是我信奉的那个宗教真的存在,那么我就得到了极大的报偿。最坏的结局就是死后发现确实有神灵,但却和我信仰的神灵不同,那么也可能遭到惩罚,但总比无神论者遭到惩罚的概率要小。

因此,从功利角度看,信教是有好处的。但我们不能把理性和信仰相提并论,信教不应该是看好处,而是看真诚才对。

如果不信教,就应该有信仰,那就是去追求认为对的事情,并且为之努力。而这里的“认为对”是经过充分思考和怀疑的,这也是读哲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哲学丨《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