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书 - 读《秋园》

《秋园》这本书在近两年还是很有些名气的,网上推荐的人很多,豆瓣评分也很高。我看了介绍,知道书名“秋园”是一名女性的名字,书中所写便是她一生坎坷的故事,透着一股厚重感。可等我拿到实体书,却惊讶的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巴掌大的小书,轻飘飘的,不厚也不重。开本如此小,竟是一个人的人生,我竟怀疑是出版方有意为之。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如今已经80岁了。书里故事的主角“秋园”,是她的母亲。在母亲去世后,悲伤之余,她意识到应该做点什么。她从未有过写作的经历,但在六十多岁的年纪,在厨房中忙碌的缝隙,她开始动笔写下了书中这些文字。

所以,我想由此说开来:人,为什么想要写作?正巧前几天,我听了一期播客节目,就讨论了这个问题。单立人喜剧的六兽,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人写作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怕死。”这个答案似乎给的有些绝对和武断,但却直击我心。

“怕死”这个词,其实可以有多种解释。在之前聊过的书里,尤其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我提过创造是对抗“死亡焦虑”的一种手段。著书立传,也是创作的一种,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那么本书的作者,写的多是她母亲的故事,这也算因“怕死”而作吗?当然。父母是我们的来路,某种意义上,写母亲就是在追寻“我从哪里来”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生命做下注脚。所以,作为挡在作者与死神之间的墙,母亲的离世触发了作者写作的开关。

那一个毫无写作经验的老太太,她写的书和那些专业作家有何不同呢?

首先,本书写的是母亲苦难的一生。有人说这本书是女性版的《活着》,我觉得差得远。《秋园》里虽然也多是人生的“苦”,但也多有展现女性的温柔与坚强。所以,尽管她“早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书中还是主要在写人与命运的纠缠交织,不是《活着》那种命运对人极致的单方面碾压。而秋园的故事,恐怕才是绝大多老百姓的真实人生。相比之下,感觉《活着》等虚构类作品,就有为了加强戏剧冲突而“做戏”了。

然后,有的书评说本书的情节叙述有“流水账”之感。其实,母亲秋园也算长寿,在她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作者也没有面面俱到,还是主要聚焦在了五六十年代的那段特殊时期。这也是她们一生中最苦最难的日子。作者的父母又都是旧时有点文化的人,一家人多有教师的经历,外人叫作者母亲也多称呼“梁老师”。作为读过书的体面人,在那个不体面的年代,落魄在愚昧的偏远农村,活得自然会更加屈辱和艰难。

对我而言,这两年读书以来,涉及那段时期的书也看了几本,比如《生死疲劳》《棋王》《我与地坛》等。看得多了,读这本书时,我反而没有那么多感觉了。不像是上面的这些文学作品,《秋园》更像是一个老人在自言自语。没有宏大叙事,也没有想输出任何观点和价值的倾向,只是娓娓道来的聊聊当年。当然这段历史也只能去描述,难以去发表评论。

在书中众多苦涩的回忆里,有一个小点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大多往事在书中一笔带过,但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进行了特别的刻画。比如秋园小时候家里开的药店,书中一气罗列了近十种中药名。还有一处对各种花名的罗列,以及对某一顿饭各道饭菜名称的罗列。我不明白这种名词罗列有何意义,但确实给灰色的历史添了些鲜活跳跃的色彩。我猜测,这些画面,很可能已经永远烙在了作者和作者母亲的脑海之中。谁说难以磨灭的,一定要是重大事件的记忆呢?为什么不能是一些花、一顿饭呢?

总而言之,和专业作家的作品相比,《秋园》写得确实朴素了些。但我个人认为,人们之所以给这本书这么高的评价,既有共情,又存新鲜。共情多是想到了自己的祖辈;新鲜来自于对荒唐老故事的猎奇。我们常常忘记,任何老人都年轻过,千万个老故事一直摆在那里,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能是一个秋园。可我们往往直到祖辈们离世,也没关心过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为什么要关心呢?网络时代,多是年轻人在发声。于是,一个别人的二舅被发掘了一下,都能治好一帮新人们的精神内耗,造成现象级传播,何况秋园了。

作者在自序中写到:“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也许人的一生可能就该是这么小的一本书。而作为一滴微小的水珠,能融入人类历史的洪流,没有蒸发消逝的无影无踪,也已经是幸运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一本小书 - 读《秋园》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