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决定离开常轨行事时,这是一种赌博。许多人被点了名,但是,当选的寥寥无几。”
— 《刀锋》
本篇分享的是本豆瓣高分书,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刀锋》。
若是不知道内容,单看书名,还以为是本故事硬核的书。实际上,“刀锋”这个意象仅仅出现了一次,是在书扉页上的一句话中:“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稀。”这句话出自印度古籍《奥义书》。字面意思一望便知:救赎之道无比难得,好比过刀山。这与《圣经》中说的上天堂如“进窄门”异曲同工。所以,这本书讲的依旧是“生命意义”之类的话题。又让陷入虚无的我撞上了。
本书的主人公拉里是一名青年才俊,因为在一战中目睹战友的死亡,触发了寻找人生意义的开关,从此不顾一切的寻找答案,开启了常人无法理解、类似修行的一生。
初读之下,我以为《刀锋》是另一本《月亮与六便士》,尽管前者比后者成书晚了二十多年。因为与《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几乎一样,不走寻常路的拉里,展现了极端的任性和执着,谁劝都没用。斯特里是一心画画,而拉里是泡图书馆与穷游世界。
我个人认为,大多数人都会在某一个时间点思考“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而死亡焦虑最容易成为触发思考的缘起。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只是带着问题继续过下去。不然还能怎么样呢?拉里的人物设定,自己吃饱全家不饿,近乎无牵无挂。他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说走就走不工作,没人会指责他自私。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样,尽管我们也宣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所以,拉里的苦修式读书与旅行,不是我所向往的读书与旅行。当然,对拉里读书的契机,我非常理解,我这两年又开始有阅读习惯,也大体类似。但他在印度的经历,却没有打动我。那些从古印度流传下来的大智慧,让他开了窍。轮回说也能够解答他对上帝说的一些疑问。显然,作为中国人,我对此无法获得共鸣。西方的作品有太多对“上帝”的质疑性思辨,很棒,但我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那篇读后感也说过了,对本就不信上帝的中国人来说,这是屠龙之术,与我何干。至于瑜伽冥想之类,国人同样不会觉得有多神秘。古印度又如何,谁还不是个文明古国。之前读《乔布斯传》,看到连乔布斯也曾到印度禅修过很长一段时间,就发现西方人确实很吃这一套。所以拉里突破自我的印度行,在我这儿有种奇异博士寻访古一法师的漫画感,不真实。若换成一个东方人,就是他抛下一切历经磨难寻找人生意义,终于在罗马的修道院里找到了,那西方人估计也会奇怪:何必呢?
拉里说的挺多了,再说说书里的其他人。拉里虽说是本书毋庸置疑的主人公,可这本小说其实写的是群像。围绕拉里的其他人,篇幅一点也不少。感谢作者,并没有为了凸显拉里,而去妖魔化脸谱化这些“俗人”。
比如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我开始以为她必是个爱慕虚荣的反面角色,因为捧一往往需要踩一。但仅仅看过她与拉里的对谈,我就确信:她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人,而且通情达理人间清醒。我无法将“虚荣”“庸俗”这种词按到她的身上,她与拉里仅仅是道不同而已。用现在的话,评价不该二极管。人是复杂的,于是她在书中,还是被作者安排,对另一个人物索菲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
索菲,一个苦命人,因为遭遇重大变故而选择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她酗酒吸毒滥交,但拉里认为她是个好女孩,应该被救赎,甚至要娶她。伊莎贝尔对此又妒又怒,留了瓶酒对索菲进行试探。结果刚有希望回归正常的索菲酒瘾上头,再次堕落,多年之后惨死。对于此事,我认为伊莎贝尔心思固然不纯,但也并未威逼利诱,索菲更多还是毁于自身的软弱。
再有,“我”的老朋友艾略特,一个真正爱慕虚荣的社交达人。但你也指不出他哪里不好。甚至他死前还请到了主教前来,说明社交没白做,心愿得偿,平静离去。有种说法,我们过这一生,若在死前一瞬也不后悔,那就很完满了。所以,作为旁人,哪还能说出他人生的不是。
所以,当看到这些俗人也俗有俗得好,我大体知道了这本比《月亮与六便士》晚了二十年的小说有何不同。毛姆当然依旧对拉里这种脱俗之人有倾向性的拔高,但对于留俗之人也并未妄加评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谁比谁更高明,谁比谁更精彩,要小心论断。故事的结尾,拉里大隐于世,继续着另一种修行求道;伊莎贝尔一家历经破产再创业,东山再起;“我”的朋友,曾作为别人情妇过活的苏珊,也嫁了富翁,成了女画家… “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我本来以为这是我自己的解读,结果翻到书的最后,作者自己也是这么说的。别人自不必说,出乎意料的是索菲,作者也认为她惨死的结局也是得偿所愿。
请注意最后一句话,作者并没有把书中的人物排个优劣高低,一定要分个三六九等的反而有“自命风雅”的嫌疑。但我又怎能不对拉里的求道之路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