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第二篇

一、阅读摘抄
第二部分与自己对话
第4章  在爱情中内省
  其实你如何对待自己,便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没有“对的人”,只有“对的关系”
  用过去的眼光判断未来,爱情就成了一种宿命论的选择,决定关系走向的条件就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上人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所以必然会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
过去的视角是无法帮我们预测未来的,害怕受伤害的人却又竭尽全力想要预测未来,结果就是我们一直在找对的人,但这种寻找可能永远都没有结果。
对的关系会陪伴、启发和鼓励你成长。
 
第5章 让自我与世界紧密相连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不正常”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让我们感到羞耻、内疚、自责或者后悔的事情。当这些事情成为心理负担,让人感到痛苦的时候,问问自己“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往往可以让你找到新的理解角度,同时也能够获得宽恕和接纳。
当出现矛盾时,我们很容易去挑剔和指责别人,却很少意识到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都和我们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紧密相关。当你不满对方的某些行为时,你自己充满抱怨的反应是在强化这些行为,还是在鼓励他做出改变?当得不到对方的回应或配合时,你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沟通方式?我们不能期望改变别人,但可以反思自己扮演的角色如何推动他人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越多元越有趣
一个有趣的人身上,往往是多个身份或者角色并存。拥有多种志趣或特长的两个人,在钻研和磨炼彼此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也能够相互启发。做一个斜杠青年的好处是可以在不同事物间触类旁通,可以用一个领域的方法去解决另一个领域的问题。与此同时你也能结识其他个性和风格迥异的人,丰富你对世界和人的认识。
怎样知道你对一件事情有激情?你每天早上醒来和晚上临睡前都会忍不住去想、去做的,就是让你充满激情的事情。
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深刻理解,也能够帮助你理解其他人热衷的事物。
 
第6章 与自己对话
分手是最宝贵的人生经历。
分手后的恢复期,分为清理、规划和重建三个阶段。在清理的阶段,你最大的任务就是给内心的伤口止血,抚平痛苦。你需要做所有有助于情绪恢复的事情,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或者至少让自己变得平静。给自己一点时间,耐心地恢复情绪,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在此期间,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唯独不要用新的情感来过渡。
什么时候算是清理干净了?我的判断方式是:你不再害怕自己回首往事掉进悲伤的深渊时,基本上就算清理干净了。
分手后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自责,习惯于被之前的伴侣指责,或在分手过程中曾遭遇伴侣的批判和攻击,都会加重自责的情绪,其实情感中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我推荐你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来调整过于自责的情绪:
 
你的自责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可以让他(她)规避哪些责任和代价?
如果责任并不完全在于你,对方可能需要承担哪些责任,承认哪些自身的不足?
即使错误在你,对方在这段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在帮你纠错还是加速恶化?
 
反思爱情的位置
随着情绪的平复,你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反思了,这将是你高速成长的一个阶段。我自己也曾经走过了规划和反思的阶段,重新审视和整理自己的生活。我的反思是通过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来实现的,这也是我经常在工作中问我的来访者们的问题:
假设你的一生有四件你最在乎的事情:事业、爱情、友情和个人成长,而你只有100分的精力,你将怎样分配这100分的精力,从而达到最满意的生活状态?
我期望的答案是:事业30%,爱情25%,友情15%,个人成长30%。
恋爱中的人总说“你就是我的全部”,可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关系需要两个人都达到最满意的状态。无论你的分配方式是怎样的,重点在于你需要尽量达到理想的分配平衡状态。
如果你的精力分配中,爱情占到了60%以上,我会鼓励你思考一下这样分配的风险和问题是什么。当你关注别人多于自己的时候,你能够用什么去爱对方?你对自己喜怒哀乐等情绪的掌控有几分?你又给自己的伴侣带来了多少压力?
失恋之所以有助于人成长,就是因为前后两种生活状态的对比,可以让我们认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找回自己
目标清晰之后,你也应该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了。工作上可能要重新开始规划,要和朋友们有更多的来往,也需要逐步开始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这样的重建,关注的是个体和世界的关系。与此同时,我建议你花一定的精力在重建自我方面糟糕的关系可能会破坏你与自己的关系,让你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对自己产生不满情绪。
我们有可能因此而讨厌当下的自己,感到失望和绝望,也有可能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但是失恋后的重建,最大的意义在于你有可能因此和自己建立更好的关系。
所以在重建的过程中,你可以试着回答以下这些问题,写下你的答案:
好与坏的总结
• 过去这段关系中你做得好的事情有哪些?
• 为什么你觉得这些事情做得好?
• 做得好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怎样的?
• 做得好和你的哪些品质、特点和能力相关?
• 过去的这段关系中你做得不好的事情有哪些?
• 为什么你觉得这些事情做得不好?
• 做这些事情时,你原本的意图是什么?
• 做这些事情带来的直接结果和你原本的意图之间有怎样的差距?
• 做得不好与你的哪些渴望、需求和能力短板相关?
自我认知的重塑
• 关于自己的脾气、性格、行为和情绪,有哪些是你之前没有注意到的?
•有哪些是你恋爱时不愿意承认和面对,但分手之后却能够接受的事情?
• 有哪些让你觉得“当初就感觉可能会这样,现在果不其然”的事情?
• 有哪些事情你以为做不到,但却做到了?
• 通过这段经历,你对自己有什么新的认识?
 
寻找意义
• 这段关系让你在哪些方面变得更好?
• 纵观你所有的情感经历,这一段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 明年这个时候,你会如何看待这段关系?
• 从这段关系中得到的哪些影响和改变,会让你一直铭记和坚持
 
寂寞是和自己的亲密
能否学会与寂寞相处,才决定了你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害怕寂寞的人无法保持专注和自信。
不要因为寂寞而轻易走入一段关系。学会了自足,让自己快乐起来,然后反过来发现自己也越来越善于让别人开心。
寂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让你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想要和一个人亲近,就必须花时间耐心地陪伴他。想要和自己亲近,就必须在寂寞中倾听内心的声音。
 
如何走出自卑的怪圈?自卑感为什么如此顽固?
人天生就具有横向对比的能力。当别人的玩具比你多时,当同学的成绩比你好时,当相亲对象的收入比你高时,你都可以看到差距,并且这种差距会让你对当前的状况感到不满。自卑感也是我们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不满。
如果长期被批判和否定,其结果就是,会习惯性地用逃避、辩解、否定、指责等方式来保护自己。这种做法改变不了任何问题,更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甚至会让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变得更大。这就是所谓的自卑情结。
所以,面对自卑,我们需要做这样的调整:
了解自卑,先与自卑为友
自卑感是帮助我们了解现实的重要反馈信号。自卑就像是人生路上的那些交通标志,它们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否定你的车技、头脑或者旅行的意义,而是在提示你,是时候调整方向了。学会和自卑做朋友,甚至不要介意这位朋友偷走你的一些优越感,虽然你会有点难受,但是这位朋友却可以为你指明成长的方向。
走出自卑,是一条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自我价值、重新设计自我行为的漫长之路。走出自卑,需要你对客观现实和自我认知有强烈的渴望,这样才能够打破长久以来的自我偏见;走出自卑,意味着要学会忍耐自卑带来的不适感,将更多精力放在优化自己的实际行为上。
真正自信的人,并不是永远都不会有自卑感的人,而是接纳生活中必然存在的挫败感,并且迎难而上、努力成长的人。
 
自我认知背后的意义
自我认知的提升,意味着你要将过往的经历与当下的状态建立联系,明白你如何被过往的经验所影响和塑造,明白你经历着怎样独特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过挫折和痛苦,如果可以理解每一段经历的意义和影响,便可以大大降低自身的焦虑感。
清楚理解以往的经历,对于希望从过往的痛苦中走出来的朋友尤为重要。曾经的痛苦无法避免,但如果理解不足,便在痛苦的基础上多了一份困惑和混沌,这样的痛苦会一直持续,很难被时间抚平。只有当你足够了解过去的事情发生的原因,才会感觉安全,也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有效提升自我认知的方法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简单来说,自我认知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我们总觉得了解自己多过别人,因为人是不会和自己说谎的。可是自我认知并不完全关乎诚实。
自我认知会受限于我们的视角。比如,此刻你应该未注意到自己的脚掌是什么感觉,可是当读完了这句话之后你肯定能清楚地感觉到脚掌的存在。人的意识像手电筒一样,光亮照到哪里,我们才注意到哪里。而人的内心又是复杂的,就像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一支手电筒永远无法照亮每一个角落。
自我认知度高的人更熟悉自己。就好像在自己的房间里,即使伸手不见五指,你也能大致了解身边放置的物品,若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里你便很难做到。提升自我认知,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内心隐秘角落的过程。
人生的状态多半与曾经的成长经历有关,了解这个规律能解开很多困惑,从而增强安全感和方向感。
自我认知度也会受到欲望和目标的影响。有的人并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出于某些原因拒绝关注自己、了解自己。
 
自我认知度高的人更自爱
和自己相处,这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是英文里I和me的关系,而且我认为这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
自我认知度高,你会更自信,能更加了解自己在不同状况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行为;你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你会更清楚出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自己做了什么,哪些行为对事情的结果产生了影响;你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方向感更明确;会更懂得自爱,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会为此而感觉挫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假性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第二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