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孩子如何学习

孩子是真理、爱和人生意义的最大来源

献给我们的孩子们

你的外在身形远远比不上

内在灵魂的宏广;

卓越的哲人!保全了异禀英才,

你是盲人中间的明眸慧眼,

不听也不说,谛视着永恒之海,

永恒的灵智时时在眼前闪现。

超凡的智者,有福的先知!

真理就在你心头栖止

为寻求真理,我们辛劳了一世,

……

孩子呵!如今你位于生命的高峰,

因保有天赋的自由而享有尊荣,

……

——威廉·华兹华斯《咏童年往事中的永生的信息》

1

作者介绍:

高普尼克是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领袖,也是第一个从儿童意识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

她撰写并发表了大量学术和科普文章,并成为加州大学第一位拿到最有名望的摩尔杰出访问学者奖学金的心理学家,同时获得了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奖学金、牛津大学万灵学院杰出访问奖学金、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杰出访问奖学金的资助。

在“天生学习家”这一系列的三本书中,高普尼克用贝叶斯算法解释了孩子对因果推理的娴熟运用,其中《孩子如何思考》荣列美国育儿网站Babble“50本最佳育儿图书”之一,《园丁与木匠》荣获美国认知学会年度最佳图书奖。

2

过去人们常把孩子看作不完整的人,但最近10年,科学家和哲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并不像我们曾经理解的那样,缺乏共情能力和道德意识,只拥有有限的感觉和知觉。相反,孩子不仅比成年人更善于学习,他们还充满了创造力,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一些道德意识。

通过比较孩子和成人的意识,高普尼克得出结论:对所有人类而言,孩子是真理、爱和人生意义的最大来源。每个人都应当对儿童感兴趣,因为世界的未来实实在在取决于我们的孩子。

高普尼克通过研究,认为婴儿既不是一块白板,也不是不受束缚的欲望载体,更不是事事全凭直觉的幻想家。婴幼儿能够思考、观察和推理,他们会考量证据、得出结论、进行实验、解决问题以及探寻真理。

婴儿的心智吸收信息的方式与他们的身体吸收母乳的方式是一样的,对他们来说,学习就像吃饭一样自然。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他们都超越了客体的表面特征,试图发现主宰事物运行规律的更深层次的定律。

当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证据表明他们真的能够“透过表面”去审视事物。生活里充斥着对物体进行探索和实验的渴望。

3

在过去的数千年中,人们认为婴幼儿不会思考、推理和认知。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心智所持有的认识。我们对自己拥有心智这件事往往确信无疑,自然也相信和我们相似的人,尤其是那些同我们说话方式相似的人也具备心智。如果我们想了解某个人在思考什么或者是否在思考,方法很简单:和他交谈。

然而,对于3岁之前自己是什么样的,我们大多没有记忆,更不记得了婴儿时的样子。与小孩子对话非常困难,与婴儿更是无法交谈。因此,顺理成章地认为婴幼儿不会思考。

但是,30年的发展研究得出的成果表明,即使很小的婴儿也掌握了极为丰富的知识。他们的大脑里有表示外部世界的符号,工作方式与计算机程序中的符号很相似。婴儿从外界接收输入,如光波与声波,并遵守一定的规则,将输入转换为不同种类的表征。这些表征负责最终的输出:婴儿的表情、动作与行为。最后,婴儿的表征与规则促使他们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新事件形成了期望甚至预测。

4

我们的思想、知识、知觉、预测、想法以及情绪,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两耳之间那团重达1.5公斤的颤抖着的灰色胶状物。

新生儿出生时,大脑皮层中的每个神经元都含有大约2500个突触。突触的数量在两三岁时达到顶峰,此时每个神经元含有约15000个突触,比成年人大脑的突触量还要多。

因此,孩子的大脑比成人的大脑要繁忙得多。通过实验,3个月大的婴儿与视觉、听觉和触觉有关的大脑部位正在燃烧越来越多的葡萄糖。到2岁左右,其大脑的能量消耗就完全达到了成人的水平。到3岁大时,这个孩子的大脑活跃度实际上是成年人大脑的两倍,这种活跃度会一直持续到这个孩子成长到9岁乃至10岁时。在此之后,孩子的大脑活跃度开始下降,但直到18岁左右,其大脑活跃度才降低到成人的水平。因此,童年是最有成效的学习时期,也是大脑和心智最容易接受新经验的时期。

我们实际上参与了自己大脑的构建,而且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史,所以每个大脑都是独一无二的。最终,成年人的大脑变成了一个拥有特殊连接的复杂结构。

5

孩子的内在机制促使他们去了解周围的现实世界,他们通过把玩真实世界里的事物来学习,最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与关爱他们的人一起游戏来学习。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时会做的事情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和孩子说话、做游戏、扮鬼脸以及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等。只要花时间去做就行了。

但现实似乎有些残酷。如今生活看似优越的多,却往往需要父母双方更辛苦和更长时间的工作,才得以换取曾经一方工作就可获得的同等收入。而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资源出现了严重匮乏,即成人的时间、精力和陪伴。这正是我们正在失去的。

我们要做的是弄清楚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中抚养孩子。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智慧和意志,确保孩子能够发挥其天生的学习能力。

了解孩子如何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自身是如何学习的,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学习发生的机制。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包括计算机和大脑在内的任何物理系统的学习原理。

父母之所以重要,原因不在于他们能够影响孩子成人后的人格,而在于他们对孩子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

6

孩子如何看待他人?孩子如何认识世界?孩子如何学习语言?父母以及所有关心他们的人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如此等等。这本书就是对以上问题的解答。

作者提出了三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即他心问题、外部世界问题和语言问题,并分析了婴儿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在探讨这三个哲学问题的过程中,作者阐述了三个核心观点,即婴儿天生就已经具备很多知识,婴儿拥有强大的学习机制可以学习更多,而成人天生就有帮助婴儿学习和成长的本能。孩子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与科学家在很多层面都非常相似。

结语

在写此篇随笔之时,《园丁与木匠》也已读了一章,下篇随笔中将解读这本书。

身为一个父亲,我希望有更多父母或者将要成为父母的朋友去读读高普尼克这套书。它不同于以往的教育类书籍,不谈具体教育方式,而是解答意识形态上的根本问题。这比单纯谈论教育方法要重要的多。

我们必须知道一个关键要素:大人的认知水平,对于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此,我们才可能避免错误的引导方式,避免孩子错过最佳的成长时期。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First Year

天添书香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随笔|孩子如何学习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