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中天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当年“百家讲坛”开坛论道《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品三国》,尤以“品三国”最为人津津乐道。2013年易中天宣布写作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从女娲一直写到邓小平。话语一出便技惊四座,舆论众说纷纭。有论调表示,易中天要以一己之力论证中华5000年历史,太狂妄了吧。我却认为狂的甚好,易中天老师向来对历史有着极为严谨的态度,尤其对证据的把握是其他历史学者所不及的。
我在17年的时候读了卜正民教授的《哈佛中国史》,18年读了袁腾飞讲历史系列、张玮《历史的温度》、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等史书。每个史书撰写者对于正史的把握和切入点都各有差异,审视的角度和视野也多有不同。写史的学者不少,市面上史书更是不下千种。前有古人后有来着,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对历史的考证必然有更多的论据。多一个学者论证历史又有何不可,至少易中天老师有这份勇气和决心,比起踌躇满志,有理想却不敢实践的人要好上许多吧。
目前《易中天中华史》出版到了21卷,我们先打开第一卷来看看“祖先”都在干什么。
历史时段:夏朝建立之前的上古时代,也称为神话时代
主要历史人物:夏娃、女娲、伏羲、黄帝、炎帝、尧、舜
2
考古学的发现证明,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到前3000年之间。历史学家给出了另一张时间表:440万年前,南方古猿;380万年前,早期猿人;180万年前,晚期猿人;30万年前,早期智人;5万年前,晚期智人,人类正式诞生。
女娲登坛,创造了氏族社会和生殖崇拜;然后是伏羲设局,把氏族从母系变成父系;然后是炎帝东征,把氏族变成部落,生殖崇拜变成图腾崇拜。女娲、伏羲、炎帝,就是所谓“三皇”。然后是“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的历史使命,是把部落变成部落联盟。最后是启废禅让,把部落联盟变成了部落国家,便完成了从原始群到国家的蜕变。
这段时期是时间很长的史前史,轨迹简单,线索清晰。社会组织,依次是原始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部落国家;文化程度,则依次是点、面、片、圈、国。最原始的文化,是分散在世界各地自生自灭的。这就是“文化点”。如果这种文化能够存活并得到发展,它就会壮大,变成“文化面”。不同的文化面,由于自身的裂变和扩散,以及相互的影响和交融,就会连成“文化片”。不同的文化片,由于迁徙、联合、兼并甚至战争,则会形成“文化圈”。这个时候,离国家就不远了;而国家一旦诞生,人类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3
神话和传说,都是民族的童年记忆,无不隐含着某种文化的秘密和梦想。神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心灵史。只要抹去神秘的色彩,我们就能打开迷宫,依稀看见一些真实的东西。
在夏建立之前,除了出土文物和古文字之外,少有能考据之证。而夏之后由文字构建的历史,都是拥有话语权的人在书写,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一定是统治阶级构建的。真实与否确难辨别,只能通过直觉、逻辑、证据窥探初期朦胧的史实。
易中天讲:找到了祖先,就找到了根本。但这很难。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下的文物也不说话。它们集体地保持沉默,共同看守着那亘古的秘密,要到世界末日才会重新咆哮和歌唱。
他还说:追求真实是人的本性。真相从来就是有魅力的,它满足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朴素好奇心。事实上,好奇心几乎是所有文化和文明成果的出发点。科学是对自然的好奇,艺术是对心灵的好奇,宗教是对归宿的好奇,文学是对生活的好奇。就连巫术也如此,它是对命运的好奇,也是对掌握命运之可能的好奇。
4
要追溯人类最早的祖先,世界公认的就只有两位女神,西方的夏娃和东方的女娲。上帝先用泥土造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再把他们安顿在伊甸园,他俩不听告诫,被蛇诱惑,偷吃禁果,犯下原罪。亚当和夏娃扯下无花果叶那一刻,便是全人类的人之初。
夏娃是女娲的前身。女娲就是女蛙,创造生命的蛙,是主管生育的蛙女神,也是率领我们迎战死亡的胜利女神。易中天用了各种论据来证明女娲是蛙而不是蛇。女娲先是用黄土和泥,把人一个又一个地捏出来。又扯下一根藤条沾上泥浆,再举起一甩,把人批量地甩出来。因此有人说富贵者,就是女娲用黄土亲手所造;贫贱者,则只是当时洒落在地上的泥浆。
神话传说中,夏娃代表了原始群,意义是“从猿到人”,形象表现为裸猿;女娲代表母系氏族,意义是“从自然到文化”,形象表现为鱼、蛙、月亮;伏羲代表父系氏族,意义是“从母爱到男权”,形象表现为鸟、蛇、太阳。
女娲天皇,伏羲地皇,炎帝人皇;女娲天圆,伏羲地方,炎帝外圆内方。伏羲的出现便是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过渡。无论阴谋阳谋,在那时的环境中,为了生存,男权终究是必然。
5
华夏民族的始祖应该是三个代表:炎帝、黄帝和蚩尤,蚩尤便是九黎族的族长,我们是炎黄和九黎的共同子孙。远古的百姓(氏族长),其实地位很高,他们后来又叫百官和百工。真正地位低的,叫黎民,即战败者(蚩尤)。黎民百姓合为一词,是很晚的事。
尧舜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圣人和圣王。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最好的时代叫“尧舜之世”,最好的帝王叫“尧舜之君”,最高的理想叫“人皆可为尧舜”。就连不信三皇五帝的毛泽东,也说“六亿神州尽舜尧”。显然,这是世俗的上帝,道德的上帝,政治的上帝,也是统治阶级的上帝。是否真的有尧舜,其实时代需要标志,需要象征,需要代表。部落的代表是炎黄,国家的代表是夏启。权当他们是符号是代码。
结语
第一卷“祖先”讲到尧舜便告一段落,第二卷要讲的是“国家”,就是舜的后代夏启开创的史诗。
真心推荐大家有空看看这套书,跟着易中天老师循序渐进的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读史使人明智,多看历史中的人来人往,是是非非,明白其变化的原因,才能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事情时多一些角度,少一些骄躁。